广告

城市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城市之窗 > 城市文化 >

“创新+匠心”让传统文化火出圈

2021年06月15日 14:22:17

  继《唐宫夜宴》《元宵奇妙夜》《清明时节奇妙夜》后,6月12日晚,河南卫视的《端午奇妙游》再次让网友擦亮双眼。特别是开场水下舞《祈》,舞者在水下衣袂翩跹,拂袖起舞,仿佛再现了曹植《洛神赋》“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的景象,让网友大呼“太美了!”“绝美!”“我是看到神仙了吗?”

  河南卫视的《端午奇妙游》火出圈再次证明,在这个物质丰沛、信息芜杂的时代,优秀传统文化仍然具有生存之地。毕竟,无论社会多么现代、文化多么多元,人们仍然需要从传统文化和精神原乡中寻求内心的安宁与滋养;只要传统文化找到贴合大众需求的出口,它就能再度绽放出崭新魅力,让受众发自内心地喜爱和认同。

  《端午奇妙游》成功出圈,首先要归功于其对传统文化的深度发掘。它共有《祈》《龙舟祭》《兰陵王入阵曲》《唐印》《医圣传人》《粽横一面》《丽人行》7个节目,采用歌舞形式展现,却用奇思妙想将扒龙舟、祭龙、采草药、挂艾草与菖蒲、拴五色丝线、薰苍术、佩香囊、缅怀屈原、饮雄黄酒等习俗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藏于其中,具有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和人文情怀,让观众既能学习传统文化,又可追思先贤。特别是开场舞《祈》取材自曹植《洛神赋》,舞者通过水下舞蹈,把洛神“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的舞姿呈现出来。或拂袖起舞,或拨裙迴转,或刚劲有力,或娉婷袅娜,水随舞动,衣袂翩跹,播出后即“炸”遍全网。

  其次,要归功于其对传统文化的创新表达。晚会总体虽是歌舞形式,却采用网综+漫画+追剧+水下舞+皮影等形式,围绕四位出身不同的唐小妹进宫献艺,引出一段“端午奇妙游”。比如,《龙舟祭》融合了祭祀、舞蹈、杂技、击鼓、奏乐等元素,《唐印》融合了傀儡戏与舞蹈,让人拍案叫绝的《祈》更是传统文化和现代技术的结合,水下虚拟效果的叠加,把空间场景做了无限放大。这种在节目样态上的创新,无疑提高了节目的可接受程度,让传统文化不再只是文字、图片、文物,不再只是静态、平面的,或不再只是单一舞蹈,且让观众觉得不“尬”,让那些古朴的文化穿越历史,穿透荧幕的隔阂,《端午奇妙游》再次做到了。

  此外,要归功于其对文化节目的匠心打造。创新从来不简单,《端午奇妙游》也如此。20多天拍摄、7个摄制组、8地取景,就是为了这一台45分钟的晚会。尤其是《祈》,演员在水下泡了足足26个小时,拍摄了上百个水下舞蹈的视频,以练习在水下的稳定性,动作衔接的流畅性,眼睛在水中睁开的适应性,还有憋气的时长……可以说拍得异常艰辛。功夫不负有心人,“水中飞天”终于惊艳出圈,节目组的匠心可见一斑。此外,有网友表示,该台晚会的每一帧古典舞都“美到哭”,也有专家学者认为,无论是服化道,还是节目选题、舞蹈风格,贯穿始终的是浓浓的中国国风与历史大国的文化自信。这些都是节目组的匠心所致。

  如今,年轻人的文化自豪感在不断增强。在《端午奇妙游》火了之后,有网友纷纷喊话本省卫视“参与内卷”。的确,河南有着“伸手一摸春秋文化,两脚一踩秦砖汉瓦”的盛名,但我国许多地方的传统文化资源都比较丰富,也应当立足本土,深深发掘传统文化资源,并与现代审美接通,运用创新表达来展现传统文化魅力,提升地方的文化形象与文化吸引力。(针未尖

来源:北京青年报
责任编辑:张鲁豫
关闭
主办单位:《城市建设》杂志社有限公司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8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00016
期刊出版许可证:京期出证字第 1622 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69号
《城市建设》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781X   国内统一刊号:CN 11-5897/F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2104   国内统一刊号:CN 11-9313/TU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3257595   投诉举报邮箱:qzlx@zgcsjs.org.c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