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图话 >国内城事 >
盲人曲艺队守农村数十年 担忧后继无人

一根盲杖、一把二胡、一曲道情,进村下乡,行走万里,演绎民间故事,宣传国家政策,给农民群众带去欢乐,收获人生精彩。江西省宜春市上高县盲人曲艺队成立于1952年,他们演出的“上高道情”是流传于上高县等赣西地区的一种民间曲艺形式,深受农村观众喜爱。图为在江西省上高县一条公路上,一辆电动车从盲人曲艺队旁驶过(5月18日摄)。

左上:盲人曲艺队队长陈锁生在表演道情;右上:盲人曲艺队队员左仁明在表演道情;左下:盲人曲艺队队员喻金根在表演道情;右下:盲人曲艺队队员李泉典在表演道情(拼版照片,5月18日摄)。

“以往,曲艺队员一年中就有200多天在乡下演出。有车坐车,没车走路;吃派饭,睡通铺;白天赶路,晚上演出;人没到村口,村子里就放鞭炮。”65岁的曲艺队队长陈锁生说起往事,深有感慨。图为陈锁生用自制的“脚踏木鱼”伴奏(5月18日摄)。

盲人曲艺队在上高县徐家渡镇万坑村的一座老屋前表演道情(5月18日摄)。

村民在观赏盲人曲艺队的道情演出(5月18日摄)。

在上高县文化馆,张邦灶(左)在参加排练(5月18日摄)。因为腿脚不好,张邦灶已经不能下乡演出了,但就算和老伙计们一起排练,他也是声情并茂,十分投入。

陈锁生用跟随他多年的盲人手表掌握时间(5月18日摄)。

盲人队员下乡演出都是结伴而行,互相有个照应。有一次,陈锁生不小心掉进了村头的一口水井里,背上的二胡刚好卡在井壁间,同伴赶紧进村叫人,几个村民折腾半天,才把他捞了上来。走独木桥掉沟里、把牛当人问路、山野迷路过夜,这样的事几乎每个队员都碰到过。图为陈锁生手

拿盲杖,肩背二胡,离开位于上高县县城的家,踏上下乡演出之路(5月18日摄)。

在上高县客运西站,工作人员(右一)牵引盲人曲艺队队员登上长途汽车(5月18日摄)。

2008年,“上高道情”被列入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当地政府一直扶助盲人曲艺队,但由于市场原因,曲艺队已处在青黄不接的时期。图为在上高县徐家渡镇万坑村的一座老屋前,陈锁生(中)在做演出前的准备,村民牵起电灯为演出照明(5月18日摄)。

“几个老伙计都60多了,学道情,收入低,太辛苦。”谈起曲艺队的未来,培养新人已成为陈锁生最关心的事。图为盲人曲艺队在上高县徐家渡镇万坑村的村民家里吃“派饭”(5月18日摄)。

盲人曲艺队结伴而行,前往上高县徐家渡镇万坑村演出(5月18日摄)。


相关链接
主办单位:《城市建设》杂志社有限公司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8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00016
期刊出版许可证:京期出证字第 1622 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69号
《城市建设》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781X   国内统一刊号:CN 11-5897/F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2104   国内统一刊号:CN 11-9313/TU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3257595   投诉举报邮箱:qzlx@zgcsjs.org.c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