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学术
挑战小城市宜居水平更高的假设
2017-07-27 10:28:49来源:中国城市建设网

现在人们普遍认为小城市更宜居,这种想法值得探讨。我们在表4.2中发现,居民人数和城市宜居性并无关联。事实上,许多规模相似的中国小城市,其宜居性得分差异巨大。

认为小城市更宜居的想法,是认为城市人口少,居民人均用地和人均设施空间更大,可以更好享受生活和个人空间。相反,大城市有“大城市综合征”,特点是人口过多,交通拥堵,房价和生活成本高涨,空气和噪声污染。经济学人信息部(2015)报告指出其宜居性排名最高的城市是“富裕国家中人口密度相对较低的中型城市”。大多数中国公民的认识,即中小型城市比北京上海等大型城市更宜居,空气质量、废弃物处理能力和建筑环境更好,也佐证了这一点。

但是,考虑到中国有286个地级市和368个县级市,且大部分城市都是小城市(根据《华尔街日报》报导,中国有1600个小城市),人们认为一些著名的小城市之所以更宜居,并是因为这些城市本身人口少,而是因为这些城市具备独特的价值主张,使其比其他城市更宜居,并从数以千计的其他小型城市中脱颖而出。这些特点包括风景秀丽和环境良好(如桂林),文化遗产丰富(如曲阜),环境良好且经济发展不错(如珠海)。我们的调查推翻了大多数人的认识,实际上人口规模小对城市宜居性无正面影响,反之亦然。

回应《外交官》杂志(Fensom 2014)刊登的一篇文章,一个城市在全球的影响力与“城市大小无关”,城市在宜居性及其他方面的吸引力也与城市大小无关。《福布斯》杂志认为,尽管新加坡人数仅为500万,新加坡高效的公共基础设施和司法系统是其位列亚洲最有影响力城市首位的原因。此外,认为城市人口少会提升宜居水平的想法,也许是因为电视节目或杂志描绘的景色平静优美的小城市形象引起的,而小城市的宜居指数似乎更好的现象又进一步强化了这个想法。用行为经济学的语言来说,这个有缺陷的假设可归类为代表性偏差,是一种系统性偏离理性判断的认知偏差。

因为中国备受争议的户籍登记制度,即“户口”,城市人口规模成为了敏感问题。中国政府在201511月宣布在“十三五”规划后期,将深化户籍改革。明显地,如果仍抱有人口规模是城市宜居性决定因素这个错误的想法,中国的政策制定者将遭受严重损失。作者关于此话题的观点已发表在《联合早报》,文章题为“城市宜居性无关城市大小”,文章挑战了小城市比大城市更宜居的普遍想法,并通过大中华城市数据的定量分析,解构了这个误解。

主办单位:《城市建设》杂志社有限公司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8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00016
期刊出版许可证:京期出证字第 1622 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69号
《城市建设》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781X   国内统一刊号:CN 11-5897/F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2104   国内统一刊号:CN 11-9313/TU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3257595   投诉举报邮箱:qzlx@zgcsjs.org.c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