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广东粤西地区泥石流成灾机理和防治措施——以怀集洽水镇蔡洞坑为例

作者:何伟杰 
作者单位:广东省有色金属地质局九三三队 

摘要:蔡洞坑沟“6·7”泥石流危害较大。结合沟道发育和泥石流堆积形态,分析人类活动形成边坡发生崩塌、滑坡及坡面风化转化为泥石流物源的特征,探讨了“6·7”泥石流的径流过程及成灾机理,并对发展趋势进行预测。通过实地调查,激发泥石流孕灾地质条件和沟口蔡洞坑村庄布局的不合理以及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是导致村庄受灾严重的主要原因,然后推理整个灾害过程:先是爆发的泥石流冲出物堵塞下游沟道,随后流出的山洪因无法顺畅排泄而发生大面积漫流,导致村庄所受损失严重。最后,对“6·7”泥石流发育形态和成灾模式,提出以“固源+拦挡坝+排导槽”的工程措施在防治中的应用可行性。

关键词:泥石流;成灾机理;排导槽;防治措施

DOI:10.12359/202333030

主办单位:《城市建设》杂志社有限公司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8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00016
期刊出版许可证:京期出证字第 1622 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69号
《城市建设》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781X   国内统一刊号:CN 11-5897/F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2104   国内统一刊号:CN 11-9313/TU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3257595   投诉举报邮箱:qzlx@zgcsjs.org.c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