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一江一河”背景下苏州河滨水沿岸的景观空间设计初探 ——以嘉定南四块景观方案为例
    作者:肖 旋
    摘要:黄浦江和苏州河是上海的母亲河,这两条河流在上海近代城市的演变过程中占据了至关重要的地位。2018 年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局编制了《黄浦江、苏州河沿岸地区建设规划》,“一江一河”是为了实现“上海 2035”总规要求的重要规划手段及依据。为将上海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滨水区”,本文通过分析具体案例,探讨“一江一河”沿岸的景观空间如何发挥其生态及空间价值的最大化。

  • 论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对缓解交通拥堵的重要性
    作者:郑德斋,郑允豪,王晓东
    摘要:现阶段我们国家经济持续发展,人民的生活质量持续提升,所以私家车的普及度也越来越高。这样也产生了交通拥堵问题,如此会影响到我们国家城市的发展,城市道路交叉口是交通拥堵的重点地区,要想保障交通状态,给人们的生活以及城市建设提供更加可靠的保障,就需要设计城市道路交叉口,这样可以有效地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 从乡村夹道建设问题看景观基础设施优先规划的必要性 ——以芦山县4.20灾后凤凰新村规划为例
    作者:邓 楠
    摘要:本文重点讨论了西南乡村在迁村并点过程中普遍出现的“夹道建设”问题。分析了问题背后乡村基础设施严重短缺的现实,以及专业部门对乡村环境的整体性认识不足的问题。笔者认为当下乡村空间的快速转型对规划专业和管理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景观基础设施优先的规划途径有助于乡村规划管控从粗放走向精细,可作为解决乡村发展矛盾的重要抓手。文章以凤凰新村规划为例,归纳了相关规划对策、手法,以期为当下美丽乡村的建设提供借鉴。

  • 关于当前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关联研讨
    作者:李 军
    摘要:我国的经济在快速的发展,社会也在不断的进步,随之而来的城市化进程也在加快。现在建筑行业等快速发展,让城市化中各项要求也被不断的提高,而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更是分不开的,对着两者的要求也是在不断提升,人们也充分认识到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关联。

  • 溜池理水,埤塘乡园 ——天福湿地公园原马场生态修复设计
    作者:武 赟
    摘要:本文探寻了一种农田生产与湿地净化相互作用的机制,通过将农田灌溉用水,农田尾水,以及埤塘湿地净水三者结合,使其成为江南水乡农耕湿地生产性景观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示范展示区。

  • 滨海生态修复与可持续景观打造策略浅析 ——以深圳市海洋新城国展生态湿地为例
    作者:王 晶
    摘要:由于人类活动和城市建设的影响,滨海湿地被大规模的围垦,本文论述了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滨海湿地生态修复与可持续景观相结合,建设新型滨海岸线的案例,实现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共赢。

  • 荆州市老城区交通组织策略研究
    作者:董红利
    摘要: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发展,荆州市老城区的交通拥堵已成常态,原有的道路条件以及交通组织方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量需求,为了提高城市道路通行效率,降低交通延误,本文在对荆州市现状交通调查的基础上,总结出荆州市交通现存的的问题,并从交通组织方面入手,对荆州市老城区内部的交通组织在短期及长期两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议,为缓解老城区交通拥堵提供了参考。

  • 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作者:陈 璐
    摘要:路绿化景观设计是城市建设的一项重点内容,主要是美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的美观性。同时,海绵城市作为一种新型的城市建设理念,主要就是对城市道路雨水进行控制,避免起到防洪防旱等现象。因此,本文对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中的运用,展开了分析和阐述,希望对维护城市生态环境,以及打造新型建设城市,给予一定的支持。

  • 工业园区规划理念与功能布局研究
    作者:李 阳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工业园区规划理念与功能布局进行了简单探析,提出了基于中、高技术产业为主的综合性、多功能的现代工业园区发展方向,相较于过去的功能单一的工业园区而言,更加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

  •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组织与突发情况下的客运管理
    作者:钱晓彤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规模也越来越大,不断激增的人口对交通运输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因此,近年来城市轨道交通取得了很大的发展,由于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特点,所以在恶劣天气、道岔故障和区间阻塞等不同情况下要采取相应的手段保证交通运输的安全和平稳。另外,在Ⅰ级、Ⅱ级和Ⅲ级客流客运以及大客流客运等方面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合理措施,保证乘客出行的安全和通畅。

  • 1... << 1138113911401141114211431144114511461147 >> 1800
    主办单位:《城市建设》杂志社有限公司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8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00016
    期刊出版许可证:京期出证字第 1622 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69号
    《城市建设》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781X   国内统一刊号:CN 11-5897/F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2104   国内统一刊号:CN 11-9313/TU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3257595   投诉举报邮箱:qzlx@zgcsjs.org.c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