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力配网工程项目管理创优中的控制策略分析
    作者:冯加全
    摘要:目前,电力建设项目的管理任务比以往更加复杂。随着配电网络的不断升级,各类用电设备也日益增多,给电网建设管理带来了更大挑战。针对这一情况,电力企业急需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并寻求提升管理水平的方法以迎接当前的挑战。本文阐述了电力配网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特征,分析了项目管理的控制原则与方法,并提出几点具体的控制策略。以期这些策略的有效实施能提升电力配网工程项目管理的整体控制水平。

  •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安康中心城市江南老城城市更新路径探索
    作者:陈亚婷 陈定涛
    摘要:随着国土空间规划政策的落地实施,城市更新将成为新时期城市建设发展的重点方向,因此,探索适宜的城市更新路径成为各地急需解决的问题。通过对我国城市更新发展脉络和国家政策文件以及先行城市的实践经验的梳理研究,再从构建制度体系、资金筹措、配套政策三个方面,针对安康中心城市江南老城区的城市更新概况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城市更新的对策与建议,为政府制定城市更新相关政策提供参考,从而为同类型城市的更新工作提供借鉴。

  • 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城市建成区排水防涝体系探讨——以呼和浩特市为例
    作者:于凯 吕华杰 郑剑云
    摘要:“海绵城市”建设是我国城市建设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本文以呼和浩特市为例,对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城市建城区排水防涝体系展开研究与探讨。经研究,呼和浩特市源头减排措施建设完成后,可减少20%管网改造工程量。在源头减排体系的基础上,本文结合市政管网体系、行泄通道体系、应急管理体系共四个方面展开探讨,对呼和浩特市建成区排水防涝体系提出建议,为实现呼和浩特市海绵城市示范城市建设提供参考。

  • 空间句法在规划方案比选中的应用——以长沙奥体中心公园为例
    作者:何柯润 田朝晖 余超
    摘要:本文以长沙奥体中心公园为案例,探讨了空间句法在规划方案比选中的实际应用。通过综合运用空间句法和GIS空间分析法,从空间可达性、活力性和功能合理性三个维度对多个规划方案进行量化评估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方案A在空间可达性方面表现突出,方案C则在激发空间活力方面更具优势,方案A和C在用地布局上更为合理。本研究不仅提高了规划方案比选的准确性和客观性,而且为空间规划领域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启示,有助于推动空间规划的创新与发展。

  • 探析韧性城市建设经验及发展研究策略
    作者:余燕兵,余丽燕 李彬彬
    摘要:本文对韧性城市建设及发展进行了探析。以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为理论支撑,解析了韧性城市的概念特征以及建设意义,提出了韧性城市建设带来的效益。综合分析国内外韧性城市建设的实践经验启示,提出韧性城市建设的政策建议。在结论部分对打造韧性城市提出展望。

  • 北京市河湖管理与城市规划的生态景观设计研究
    作者:张颖 王凝悦,曹文华
    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北京市河湖管理与城市规划中生态景观设计的重要性。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河湖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保护变得尤为重要。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河湖管理和城市规划案例,本文总结了当前北京市河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生态景观设计的原则和方法,以促进河湖的可持续发展。

  • 基于绿色交通理念下步行路网规划研究——以漳州西湖生态园为例
    作者:黄丽燕
    摘要:为探索绿色交通理念下步行路网规划的方法及其内容,在充分理解绿色交通发展内容与模式及其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本次规划的原则,并结合空间结构形态、商业和公共设施分布、沿街商业界面、公共空间系统等重点要素,通过步行交通聚集度、各类设施条件、地区功能定位等多因素整合,进行步行分区。进而对步行通廊、连通道和步行过街设施三个核心内容进行研究,规划形成了“一环四纵二横”网络型步行通廊为骨架的总体布局结构,重点布局了滨水步道系统、空中步行系统和街道层步行系统连通道,同时设置了平面和立体步行过街设施,共同构成了漳州西湖生态园完整的步行交通网络。

  • 传统习俗延续理念的社区营造策略浅析
    作者:张建美
    摘要:传统习俗是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风俗习惯。我国大部分城市社区作为居民居住生活的主要载体,面临传统习俗丢失、邻里关系陌生、社区凝聚力缺乏、公共空间不匹配等问题。本文认为在城市社区中延续传统习俗有助于缓解社区的上述问题,并基于延续传统习俗的理念提出社区营造的策略,包括提供延续传统习俗的空间、培育引导社区开展传统习俗活动的团体、建立公共参与的长效机制、举办融入现代生活的传统习俗活动以及建立社区营造资金保障体系等。

  • 城乡融合地区的乡村振兴路径探索——以广州市放马村为例
    作者:姜一柱
    摘要:为实现全面推进乡村战略,本文以广州市放马村为例,采用SWOT分析法、现状调研法,对村庄的现状资源、发展优劣势、发展机遇与挑战进行剖析,明确放马村发展的路径,以村级工业园改造振兴乡村产业,依托近郊优势建设田园综合体,结合特色农业产业,推动三产融合发展,为珠三角城乡融合地区的乡村振兴发展路径提供借鉴意义。

  • 基于“多规融合”的国土空间规划协调性评价分析
    作者:马经国
    摘要:最近几年,人们过度利用自然资源,导致人和生态自然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张,怎样科学开发土地资源,推动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目前我国关注的重点问题。所谓空间规划,主要是恰当整理、分配有限资源,从而达到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协调的目的。以往我国在进行空间规划时,重视城乡规划和土地使用整体规划,与其他职能机构的专项规划,然而因为这些规划的管理和执行工作,是由不同部门开展的,所以,并未达到高效、恰当的结合与连接,致使在规划期间出现各种不当和冲突。本文主要围绕多规融合理念,综合评估与分析国土空间规划协调性。

  • 1... << 221222223224225226227228229230 >> 1800
    主办单位:《城市建设》杂志社有限公司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8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00016
    期刊出版许可证:京期出证字第 1622 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69号
    《城市建设》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781X   国内统一刊号:CN 11-5897/F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2104   国内统一刊号:CN 11-9313/TU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3257595   投诉举报邮箱:qzlx@zgcsjs.org.c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