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筑智能化照明远程控制系统设计研究
    作者:王伶燕
    摘要:新时期背景下各种智能技术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建筑物的智能化水平,改善了建筑物性能和质量,丰富了建筑物的使用功能。本文以建筑物的智能化照明远程控制系统设计为目标,根据智能建筑物的照明需要,设计具有智能化特点的远程控制照明系统,按照建筑物功能和需求提供照明,通过结构设计、软件设计、硬件设计叙述设计要点。从结果来看本次设计具有可行性,具有推广价值。

  • 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声学和隔音设计研究
    作者:张会 刘宝风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居住、办公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声学和隔音设计是影响人们居住舒适度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声学和隔音设计不仅能够保证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不受噪声干扰,还能够提高建筑的节能效果。本文在阐述声学与隔音设计在建筑结构设计中重要性的基础上,梳理了建筑噪音的主要来源及相关设计要点,并以中国中化大厦为例探讨声学和隔音设计在实际工程中的具体应用,以供参考与借鉴。

  • 关于建筑结构设计中提高建筑安全性的几点思考
    作者:王凤东
    摘要:在整体建筑工程设计中,建筑结构设计工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关系到整体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安全性,因此需要做好建筑结构设计工作,不仅要满足建筑施工安全要求,还要满足建筑现代化发展需求。本文结合当前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筑设计中提高建筑安全性的对策,以期对实际工作起到参考作用,推动我国建筑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 低碳建筑设计理念在建筑规划设计中的运用研究
    作者:仲惠
    摘要: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低碳建筑设计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策略,逐渐受到广泛关注和认可。在建筑业持续蓬勃发展的今天,如何在满足人们居住需求的同时,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成为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低碳建筑设计理念的应用,旨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为可持续城市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逐渐成为建筑规划设计的重要方向。基于此,本文通过对低碳建筑设计理念的概述,总结了低碳建筑设计理念的优势及相关应用策略。

  • 城市设计理念下历史街区建筑设计整体改造路径研究
    作者:李子瑜 邢惠言
    摘要:历史街区作为都市的历史印记,积淀了城市的文化遗产和社会历史,其内的历史建筑像是城市的故事书,述说过往的时光。在城市快速发展的时代,如何确保这些历史遗迹被恰当地保存与活化,成为了许多城市的共同挑战。城市的形态与灵魂,不仅仅反映在现代的钢筋水泥之中,更体现在那些建筑群中,它们讲述的是一段段过往的历史与文化。从2013年的“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到2015年强调地域环境与文化基因,再到2021年总书记强调在城乡规划建设中融入更多艺术元素,都显示出城市设计理念在不断进化,越来越注重历史、文化与人性化的结合。

  • 基于环境心理学的科研办公景观设计研究——以朝阳区东土城路5号地科研楼项目为例
    作者:于彩云,夏德美
    摘要:通过对科研办公景观的绿化设计的理论研究,阐述了科研办公和环境心理学相关概念,总结归纳了科研办公区的使用对象、基本特征、环境心理学与科研办公景观结合的必要性,提出科研办公景观的设计要点。论证了基于环境心理学的科研办公景观设计的可行性,研究了项目的现状环境、深入挖掘在地企业的文化内涵,对科研办公区景观设计进行深入研究,并结合北京市朝阳区东土城路5号地科研楼项目这一实际案例,阐述了环境心理学在办公景观中的实际应用,通过实际的办公空间的设计满足使用对象的心理层面的需求。

  • UHPC梁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作者:王佳玮 孟醒
    摘要:为探究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UHPC)梁极限承载能力,通过4点弯曲试验研究了不同纤维类型、掺量及配筋率对梁受弯极限承载力的影响。基于试验结果,结合理论分析,对比了不同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结果,并分析了不同方法所得结果的差异及原因,提出了一种超高性能混凝土梁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结果表明:钢纤维形状对承载力影响不大,但是钢纤维掺量的提高可以提高梁的极限荷载,3%钢纤维的梁相比2%钢纤维梁极限荷载提高 8.84%左右;提高梁配筋率有利于提高梁的极限承载力,但作用有限;美国规范、瑞士规范计算结果偏大,湖南规范程由于未考虑受拉区 UHPC 的影响导致计算值偏小,法国规范、梁兴文考虑受拉区混凝土影响过于保守导致计算值略小,方志的计算结果与试验值较为吻合。

  • 基于智能化技术的消防应急照明及疏散指示系统优化研究
    作者:徐宁
    摘要:为研究智能化技术对消防应急照明及疏散指示系统的优化作用,本文首先详细介绍了火灾检测技术、消防应急照明系统和消防疏散指示系统的原理,在传统和智能化系统的对比分析中,得出了智能化技术在提升安全性和效率方面具备的优势。然后通过商业建筑、住宅区和医院的应用案例,验证了基于智能化技术的消防应急照明及疏散指示系统在提升安全性和应急处理能力方面的价值。因此,基于智能化技术的消防应急照明及疏散指示系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为建筑物内的人员提供了更高水平的安全保障。

  • 基于无人机技术的建筑工程测量方法研究
    作者:张春智 赵亚军 高翔
    摘要: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无人机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已显著改变传统的工作模式。尤其在建筑工程测量领域,无人机技术提供了一种新的、高效的测量方式。本研究主要探讨了无人机技术在建筑工程测量中的应用方法,包括无人机的类型选择、飞行路径规划、数据采集和处理等关键步骤。通过理论研究与实地验证,对无人机技术在建筑工程测量中的有效性与可行性进行深入探究,希望为建筑工程测量工作的高效开展带来一些帮助。

  • 临海大跨度干煤棚曲面山墙研发应用
    作者:杨兴毅
    摘要:湄洲湾港秀屿港区石门澳作业区11#泊位工程--干煤棚、硫酸铵棚工程项目坐落于福建省莆田市湄洲湾半岛上与宝岛台湾隔海相望,石门澳作业区11号泊位工程-干煤棚、硫酸铵棚工程位于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东庄镇石门澳产业园内,由1#干煤棚、2#干煤棚、3#硫酸铵棚组成;其中1#、2#干煤棚为大跨度双曲筒壳螺栓球网架结构;3#硫酸铵棚为钢管桁架结构;总建筑面积:97138.27m2,工程所处地区台风等强风频发多发;本工程1#、2#干煤棚作为福建省干煤棚作为福建省体量最大的单体煤棚,本工程建成后已成为名片式地标建筑;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作为EPC项目施工总承包方参与了项目的整个技术研发设计管理工作,通过对比传统的干煤棚建造实施过程中出现的设计弊端问题进行思考,从研发进度、质量、建造成本控制等多角度提出设计建议,通过科研团队进行新技术研发+设计计算论证的强强联合方式来提升技术研发的有效性、科学性、先进性,从而在提升整个项目综合品质的同时,减少建设资金浪费。

  • 1... << 279280281282283284285286287288 >> 1800
    主办单位:《城市建设》杂志社有限公司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8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00016
    期刊出版许可证:京期出证字第 1622 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69号
    《城市建设》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781X   国内统一刊号:CN 11-5897/F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2104   国内统一刊号:CN 11-9313/TU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3257595   投诉举报邮箱:qzlx@zgcsjs.org.c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