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更新规划与设计实践研究
    作者:侯秋晨
    摘要:城市作为人民集中居住的地方,其建设和发展不仅关乎国家经济命脉,同时也决定着人民群众生活的舒适度和幸福度。近年来,各地对于城市更新工作的开展都提起了相当的重视,并且在习近平总书记以及部委指示要求之下,推动着城市更新工作的高效有序开展,取得了初步成效。当然,城市发展问题的存在也为城市更新工作的开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这就需要有关部门及相关人员在对城市发展问题加以深入剖析的前提之下统筹规划、精细设计城市更新,从而激发城市发展活力和创造力,为社会各方面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支持。

  •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乡村规划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作者:夏丹
    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规划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首先介绍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目标,包括提高乡村生产力、促进乡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和保护乡村生态环境。然后,分析乡村规划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涵盖乡村规划的原则、目标、内容、实施和监督等方面。接着,探讨乡村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要求,包括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核心元素以及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的途径。随后,深入研究乡村规划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包括乡村规划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可持续发展对乡村规划的指导以及乡村规划和可持续发展的协同作用。最后,通过本文的研究结论强调在乡村振兴战略中,乡村规划与可持续发展必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才能实现乡村地区的长期繁荣和可持续发展。

  • 城市更新背景下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优化策略研究
    作者:潘永健,肖伟峰,李华荣
    摘要:城市更新背景下,优化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对于城市健康宜居、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大有裨益。本文首先介绍了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概述,然后阐述了城市更新背景下优化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积极意义,其次分析了城市更新过程中公共服务设施配置面临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优化的策略。优化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和运营可以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同时也可以提高城市的整体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水平。

  • 小议城市规划设计与历史建筑保护
    作者:刘华东
    摘要:本文讨论了城市规划设计与历史建筑保护两个重要概念之间的关系。城市规划设计旨在创造宜居、可持续且美观的城市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而历史建筑保护则致力于保留历史记忆、传承文化遗产并促进旅游业发展。这两者之间需要平衡,合理的城市规划政策应同时考虑历史建筑的保护需求和社会、经济以及环境因素。只有找到这种平衡,城市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并传承独特魅力。

  • “微改造”引导下的老旧社区更新规划
    作者:李赵琛
    摘要:在仙桃市政府部门的牵头下,系统性的开展了主城区老旧小区的改造工作。以《完整居住社区建设标准》《绿色社区创建行动方案》作为本次居住社区改造的指导文件,在“三拆原则”(拆除围墙,危房,违建)下,从以下7个要点出发:拆除违章建筑、围墙,充分利用空间;多种形式停车,补充社区停车位;疏通内部道路,打造微循环道路系统;利用闲置建筑和边角场地,补充公共活动空间;完善配套设施,提升服务水平;修缮老旧建筑,统一建筑风貌;引入大物业平台,成立社区工作坊。群策群力,让居民共同参与其中,设计过程中应当通过居民大会、投票、问询等方式积极听取居民意见,最终打造成居民归属感、认同感较强的居住社区。

  • 乡村振兴背景下装配式建筑在农村的推广应用研究
    作者:贾虹
    摘要:本文研究了在乡村振兴背景下装配式建筑在农村的推广应用。首先,介绍了乡村振兴的背景和重要性。然后,对装配式建筑进行了定义和特点阐述。接着,我们论述了装配式建筑在农村推广应用中的潜力和优势。最后,提出了推广装配式建筑在农村的具体措施和方法,并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和讨论。

  • 基于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生态修复策略研究 ——以广州海珠湿地公园为例
    作者:洪淑媛
    摘要:本研究以广州海珠湿地公园为例,旨在探讨基于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生态修复策略。通过野外调查、数据分析和文献综述,提出了一系列湿地生态修复措施,并评估了其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这些策略对提高海珠湿地公园的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积极的效果。修复策略包括湿地水文恢复、植被恢复与重建、底泥与水质恢复以及栖息地保护与增强。在评估生物多样性时,采用了野外调查方法、物种丰富度与多样性指数计算以及物种组成与分布分析。研究结果有助于为海珠湿地公园及其他类似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提供指导,并强调了持续管理与监测的重要性。

  • 宝带桥·澹台湖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设计探究
    作者:李正天
    摘要:基于世界遗产“大运河”是中国古命脉,在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文化强国”的时代背景下,我们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并打造大运河沿线文化带,赋予大运河沿线公园绿地新的使命、新的功能、满足现代人们生活新的需求。

  • 城市河畔公园景观改造工程探析
    作者:邓丽红
    摘要:为探讨城市河畔公园景观改造工程,结合惠州金山新城碧道,立足河畔公园景观改造的重难点,分析了相应改造策略,以及改造效果。城市河畔公园景观改造工程具有很多的复杂性,需要综合考虑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安全性、环保性等多方因素,使得改造难度非常大。为提升改造效果,需要在改造中融入“生态、文化、特色、贯通、变化”理念,从梳理交通、竖向、驳岸、种植四个方面同时入手,综合应用“靓、亮、新、动、活、保”等策略,方可有效提升改造效果,创建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生态化城市河畔公园景观工程。

  • 浅析城乡低效建设用地再开发工作相关问题及对策
    作者:唐海磊
    摘要:城乡低效建设用地再开发工作是贯彻落实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提升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效能的重要举措。本论文研究了当前城乡低效建设用地再开发中遇到的问题,分析了其带来的挑战和影响,并从政策、技术和管理层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本研究对于解决当前城乡低效建设用地再开发工作具有参考意义。

  • 1... << 303304305306307308309310311312 >> 1800
    主办单位:《城市建设》杂志社有限公司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8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00016
    期刊出版许可证:京期出证字第 1622 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69号
    《城市建设》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781X   国内统一刊号:CN 11-5897/F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2104   国内统一刊号:CN 11-9313/TU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3257595   投诉举报邮箱:qzlx@zgcsjs.org.c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