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滨水自行车道建设发展策略研究——以佛山市禅城区为例
    作者:伍谌煜
    摘要:以佛山市禅城区为研究对象,对滨水自行车道进行分析研究,明确现状问题并提出优化对策。相关研究成果可为禅城区及其他城市提供参考。

  • 和美乡村视域下乡村景观规划与发展研究           
    作者:刘兮兮  
    摘要:毋庸置疑,“和美乡村”概念的提出,是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发展到一定阶段下的必然要求。其中,完善且恰当的乡村景观规划,是“和美乡村”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现有的乡村景观规划存在着趋同性严重、规划相对粗放和配套设施不足等问题。为此,要在“和美乡村”视域下,确定乡村景观规划的核心主题,提升乡村景观规划的精细程度,完善乡村景观规划的服务体系,以此实现“和美乡村”视域下乡村景观规划的发展。为此,“和美乡村”视域下的乡村景观规划,要在实践中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注重乡村景观规划的细节设计,并将乡村景观规划与村民利益相结合,这也是“和美乡村”视域下乡村景观规划的设计要点所在。

  • 城市更新视角下城郊村的村庄规划
    作者:梁茵炎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需要在城市的建设中促进周围村庄的发展,在城乡融合下,体现城市化工作的价值并有效落实乡村振兴的战略。不过结合部分地区的城市建设发展看,在城市建设、更新中缺乏对城郊村规划的关注,容易激发城乡发展矛盾,不利于促进城市建设和村庄发展,如何做好城郊村的规划建设,也成为城市发展中需要考虑的问题。为此,本文会先进行城乡统筹发展原则的概述,然后分析具体的改造案例并对其问题及策略进行研究,最后讨论城郊村规划的相关思考,以期望可以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幸福度。

  • 无人机摄影测量及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作者:庄振禄
    摘要:城市规划是一项重要的社会建设工作,旨在通过合理的土地利用、建筑布局和公共设施建设等方式,为人们提供更加安全、舒适和便利的城市环境。科技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规划需要更加精准和高效的数据支撑。而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因其高精度、高效率、低成本等优势,已经成为城市规划中不可或缺的工具。本文介绍了无人机摄影测量的基本概念和技术原理,分析了无人机摄影测量在城市规划中的优势和应用场景,包括地形分析、城市规划设计、城市环境监测等,并讨论了无人机摄影测量在城市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以期为城市规划建设中无人机技术提供借鉴和参考。

  • 面向真实社会需求的城市更新行动规划思考
    作者:陈丽丽
    摘要:城市更新是指对城市存量用地的再开发、再利用和再建设。城市更新是顺应城市发展规律,推进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建立健全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要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加强“十四五”规划编制,充分体现人民意愿,把群众身边的事办好。因此,本文从公众需求出发,分析我国城市更新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 浅析城市居住区的园林景观互动性设计
    作者:吴浩,李倩
    摘要:随着城镇化发展的步伐加快,城市边界不断蔓延扩大,城市人口日益加剧,人口密集的居住区越来越多。小区景观作为人与环境的互动地带,越来越得以重视。可以提高和改善生活质量,缓解生活压力,提升居住区的文化品质,为居住者提供一个和谐、舒适、幸福、美丽的居住环境,体现了居住区景观互动的重要意义。文中分别从人与人、人与景两个方面浅析居住区景观互动性设计的方法,为不断探索和创造更加和谐宜居的生活环境提供参考价值。

  • 城市商业广场景观设计研究——以青岛A地块项目景观设计为例
    作者:林俊
    摘要:随着社会与城市的不断发展,商业广场景观设计备受社会关注。现如今城市商业广场景观空间不仅仅作为一个商业空间,同时也是市民沟通和交流的场所[1]。好的商业景观设计还可以起到吸引人群,带动消费的作用。本文即通过对城市商业广场景观设计案例分析同时结合青岛A地块项目景观设计,探讨出通过适当的地面铺装、植物配置、特色水景、小品设施及灯光照明等元素来提升商业广场的空间气氛,实现商业、体验、景观三者融合。

  • 基于数字技术路径检验的城市智慧物流与碳排放
    作者:陈子扬
    摘要:物流智能化可以实现物流业的降本增效,已成为未来的必然趋势,但智慧物流的发展能否有效降低碳排放,助力我国实现“双碳目标”?为此,本文以城市智慧物流建设作为准自然实验,构造双重差分模型以研究物流智能化对碳排放的影响及潜在作用机制,并基于PSM-DID等方法验证了结论的稳健性。结果表明:城市智慧物流建设显著降低了试点地区的碳排放水平;对东部城市和中部城市的碳排放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具体地,智慧物流依托数字技术,通过促进物流运输和物流仓储的数字化转型,有效降低了碳排放水平。本文对于中国“双碳目标”下的智慧物流建设和完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基于韧性景观视角下的城市滨水空间可持续发展解析
    作者:郑昱
    摘要: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加速的背景下,城市滨水空间的景观规划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城市滨水空间指的是以河流、湖泊、湿地为主要背景,将城市的人文要素与自然环境充分融合起来,从而构成的一种兼具观赏和性、使用功能的景观空间,逐步打造出集成生态、社会、经济、文化等为一体的全新城市空间体系。因此,在实施城市滨水空间景观规划过程中,必须紧紧围绕城市的发展特征与规律,将二者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本文首先对韧性视角下城市滨水空间的基本特征及构成要素,其次基于城市滨水空间景观设计原则,从几个方面深入说明城市滨水空间规划设计策略,力求充分突出滨水空间景观规划的综合性、多功能性、开放性的特点,与韧性理论高度适应。

  • 城市韧性视角下海绵城市规划探索与实践 ——以吉林省桦甸市为例
    作者:腾飞,闫晴,罗凤龙
    摘要:近几年,受城市的高强度开发和极端气候影响,城市洪涝灾害频发,不仅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也严重影响城市经济的正常发展。国家对此高度重视,相继提出海绵城市计划及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并在全国多个城市进行试点,为城市治水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本文以吉林省桦甸市海绵城市建设为例,在系统梳理城市现状、问题及发展需求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桦甸市海绵城市空间格局、建设分区及海绵体系构建等方面内容,并运用海绵城市理念提出改善城市洪涝治理的规划实施措施,旨在为国家海绵城市建设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 1... << 438439440441442443444445446447 >> 1800
    主办单位:《城市建设》杂志社有限公司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8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00016
    期刊出版许可证:京期出证字第 1622 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69号
    《城市建设》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781X   国内统一刊号:CN 11-5897/F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2104   国内统一刊号:CN 11-9313/TU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3257595   投诉举报邮箱:qzlx@zgcsjs.org.c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