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究房屋建筑施工技术应用中的创新性
    作者:丛日旺
    摘要:房建质量和施工技术关系密切,因此建筑施工时需要控制好施工技术,为房建工程质量和居住安全性、舒适性提供保障。以往的房建施工需要大量人力完成,而现在随着施工技术的发展,各种先进技术可以取代人力完成建设,因此在房建工程中,施工技术的创新十分重要。基于此,本文针对房建施工技术应用创新性展开研究,首先阐述了技术创新价值,其次对当前面临的创新问题进行分析,最后探究了创新路径,以供参考。

  • 雨水调蓄设施规模简化计算研究
    作者:肖恒婧
    摘要:针对地块开发建设控制径流量所需雨水调蓄容积计算复杂问题,以广州市增城区某地块为研究对象,探索单位硬化面积调蓄容积法、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对应调蓄容积法、内涝防治设计标准和排水设计标准径流量削减法等3种雨水调蓄设施规模的简化计算方法,研究采用脱过流量法分别计算排水设计标准和内涝防治设计标准条件下削减洪峰流量所需的有效调蓄容积,与以上3种简化计算的调蓄容积比对分析。结果显示:内涝防治设计标准和排水设计标准径流量削减法计算结果与脱过流量法计算容积误差仅为2.55%、5.94%、4.26%、8.11%,该简化计算方法合理,结果可靠,以期为今后的城市内涝治理实践提供参考。

  • 大跨度钢筋桁架楼承板浇筑技术研究
    作者:卢帅兵 马秋燕 何福龙
    摘要:大跨度钢筋桁架楼承板已在一些建筑工程中得到成功应用。文章基于大跨度钢筋桁架楼承板的关键技术难题,从减小钢筋桁架楼承板吊运损伤、预留洞口模板组合固定和楼板底部可调式支架定位等方面,开展工程结构及施工技术研究,形成了大跨度钢筋桁架楼承板浇筑技术。研究技术有助于改善大跨度钢筋桁架楼承板浇筑的施工质量,降低质量控制难点,因地制宜的采用可望取得较好的工程应用效果和社会经济效益。

  • 普光地区某滑坡稳定性数值模拟分析
    作者:傅玉
    摘要:2020年普光地区连续降雨,引发大量地质灾害,严重威胁当地居民生命财产安全,为提高地灾防治效率,本文采用三维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普光某滑坡形成机制,定量评价了重力式挡土墙、护坡桩两种方案支护效果,辅助防治设计方案选型。结果表明:①研究区原为斜坡地貌,由于对坡体进行开挖切坡,形成陡坎,致使坡脚处应力集中分布,连续降雨导致大量地表水向下渗透,形成软弱带,致使坡体极限平衡状态破坏而发生滑坡。②建立不同支护方式下普光地区某滑坡模拟分析,挡墙作用下滑坡位移虽然有所改善,但是滑坡安全系数仍不满足规范要求;采取抗滑桩支护方式后,滑坡位移明显减少,斜坡处于稳定状态。

  • 大面积装配式轻质隔墙板精细化安装技术研究
    作者:何福龙 卢帅兵 马秋燕
    摘要:轻质墙板在建筑内部空间分隔工程中已得到广泛应用。文章基于大面积装配式轻质隔墙板安装技术难题,从隔墙板刚性吊装防护、隔墙板多向组合校位、结构接缝连接增强等方面进行技术研究,阐明了大面积装配式轻质隔墙板安装施工过程和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 基于消能减震技术的高层框支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研究
    作者:马纳静,贾振睿
    摘要:在高层建筑中框支剪力墙结构为不连续的竖向抗侧力结构,该结构下部刚度并没有上部好,这样就导致侧向刚度与抗剪力承载间会产生矛盾。当地震灾害来临时就会导致侧向问题并导致高层建筑倒塌。因此应对高层建筑中框支剪力墙结构抗震能力进行分析并对其中的不足进行优化。将消能减震技术应用到高层建筑框支剪力墙结构中可以提升高层建筑整体抗震效果,在应用此项技术时首先应分析高层建筑中的屈曲约束支撑(BRB)与布置黏滞阻尼器(VFD),利用计算模型分析地震作用下的持续时间并对两种阻尼器给高层建筑结构减震效果所带来的影响进行对比,同时将两种阻尼器布置后的减震效果进行总结。最后合理编制效能装置布置方案并由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人员出具一份相关的技术参考资料,进而保证效能抗震技术在高层建筑框支剪力墙结构中的应用效果。

  • 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大气污染治理技术分析
    作者:徐彦飞
    摘要: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城市人口数量显著增加,与此同时排放的污水也对居民日常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污水处理厂在城市污水处理中具有重要作用,但是污水处理厂对污水处理时极易产生一些大气污染,对周围环境造成不利影响。为了避免大气污染,采取有效的污染治理技术十分必要。基于此,本文对城市污水处理厂中大气污染治理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

  • 土地工程技术在农村土地生态整治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刘清华
    摘要:近年来,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地区的建设也得到了足够的重视,无论是生态、生产及生活环境等都得到了全方位的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也随之提高,人均收入显著增加。然而目前大部分农村的土地生态都没有得到更科学的规划和设计,以匹配当前现代化农村的生产生活水平,本文针对农村土地生态整治的这一问题,结合实践经验,论述分析了农村土地生态整治的重要性,而后具体分析了在不同生态环境下的具体应用,最后论述了土地工程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 建筑测绘中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应用研究
    作者:周枫 朱丹
    摘要:现阶段我国的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发展相关的实现了显著的发展,在实际的建筑测绘工作中已经逐渐替代了传统测绘方式被广泛的应用,并以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自身独特优势在我国的建筑测绘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现阶段国内主流的建筑测绘工作都是使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完成,通过使用先进的设备实现对建筑物测绘信息的全自动收集和处理,不需要传统人工进行建筑草图的绘制工作。同时,先进的三维激光扫描设备也可以对所收集的建筑测绘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并及时的上传终端,方便相关的测绘工作人员随时的调用,实现测绘工作整体的高效率进行。所以,基于测绘工作的当前发展阶段和时代背景,本篇文章主要阐述了建筑测绘工作中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优势及其使用原理,并分析了实际的应用方式,希望可以给相关的测绘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 浅析泄流水工建筑设计体型对结构水力消能影响特性研究
    作者:庾伟生
    摘要:为了能够充分的研究以及分析泄流水工建筑设计体型对结构水力消能的影响特性,本文利用Fluent展开了不同水平坡度方案下的溢流面渗流场的对比分析。经过研究发现,过渡阶段的阶梯体型水平坡度对于溢流面的流态分布影响是非常小的,但是过渡阶梯的水平坡度越大,那么溢流面的气相空腔分布范围也会变得越来越大,过渡阶段的水平坡度越大,更加有利于消耗掉池内的水能囤积,同时消能池当中的流动速度也会变得越来越低,坡度在20度以及30度的断面上,其流速相较于10度的时候,其差幅能够达到16%~67.4%以及27.6%~98.6%,可以发现坡度越小,那么它的紊动能分布就会越来越分散,同时紊动能也会变得越来越低,在坡度为30度的条件下过渡阶段的紊动能增长最高,而且消能率最大的达到了60.28%。对于综合渗流场的特征进行分析之后,发现溢流面过渡段阶梯体型的水平坡度在30度的时候,整体的泄流降能的速度是最好的。

  • 1... << 464465466467468469470471472473 >> 1800
    主办单位:《城市建设》杂志社有限公司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8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00016
    期刊出版许可证:京期出证字第 1622 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69号
    《城市建设》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781X   国内统一刊号:CN 11-5897/F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2104   国内统一刊号:CN 11-9313/TU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3257595   投诉举报邮箱:qzlx@zgcsjs.org.c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