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广告 ×

城市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城市之窗 > 国际新闻 >

剑言城市 | 建设“无废城市” 发展绿色经济

2024年05月10日 17:54:28

文/王克剑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第二大国,也是固体废物产生量巨大的国家之一。近年来,受资源禀赋、能源结构、发展阶段等因素影响,我国固体废物面临产生量大、存量高、利用不充分、产品附加值较低等挑战。据公开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新增固体废物超100亿吨,累计堆存量约600亿至700亿吨,其占地面积超过200万公顷。减少固体废物总量,加快推进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已迫在眉睫。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推动废弃物循环利用产业发展,促进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应用,加快形成绿色低碳供应链。这是推进“无废城市”建设、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也是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核心着力点,更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经济的重要举措。

自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以来,我国已有天津、河北、辽宁、吉林、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河南、湖北、广东、海南、重庆、贵州等15个省(市)全域或次第推进“无废城市”建设,11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和8个特殊地区陆续印发关于“无废城市”实施方案。

推进“无废城市”的建设,既不是要求没有废物,也不是彻底杜绝废物的产生,而是从城市治理层面,有效提升固体废物的利用率,合理降低固体废物产生以及系统解决历史堆存的固体废物,从根本上保证城市生态的良性循环,有序提升城市的宜居性和可持续性。

与此同时,“无废城市”的建设,既要与我国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碳达峰碳中和等重大战略部署相协调,更应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主导相结合,将提升固体废物综合管理水平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衔接,有序推动实现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绿色化、循环化、低碳化。

具体而言,应把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为促进城市发展、全面推进绿色转型的总抓手,充分发挥减污降碳协同效应,大力推进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持续提升城市固体废物综合管理水平,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

其次,通过着力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和运输结构,大幅降低固体废物产量;通过深化技术创新赋能,持续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减废增效,着力提升固体废物处置利用水平;通过统筹市域范围内固体废物利用处置设施布局,鼓励跨区域合作,加强设施共建共享;通过将生活垃圾、市政污泥、建筑垃圾、工业固体废物、农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医疗废物等固体废物分类收集及无害化处置纳入环境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范围,保障设施用地和资金投入;通过加快制度、模式和科技创新,推动实现重点突破与整体升级,逐步形成“无废城市”长期建设优化机制。

同时,加强精准政策实施,推动高质量、高水平发展。立足当地城市产业结构及城市发展特点,科学制定城市治理模式,细化任务,完善城市监督管理体系,落实责任,精准施策,持续提升固体废物源头减量、资源利用和无害化处置水平。

最后,积极发动社会广泛参与,系统构建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无废城市”建设体系,不断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和生态意识。(作者王克剑:城市建设杂志社社长)

编辑:贺俊艺)

来源:中国城市建设网
责任编辑:马罡
关闭
主办单位:《城市建设》杂志社有限公司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8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00016
期刊出版许可证:京期出证字第 1622 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69号
《城市建设》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781X   国内统一刊号:CN 11-5897/F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2104   国内统一刊号:CN 11-9313/TU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3257595   投诉举报邮箱:qzlx@zgcsjs.org.c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