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广告 ×

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城市热点 >

安徽太和:“小青菜”变成大产业

2024年09月30日 15:03:41

  金秋时节,在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三堂镇镇东村,当地上海青蔬菜生产销售进入旺季,种菜大户王文朋正带领农民加紧收割上海青蔬菜,准备入库发货。

  太和县地处淮河流域,气候适宜,雨量充足,适合蔬菜生长,当地有种植叶类蔬菜的传统,是全国大型上海青种植基地之一。近年来,当地通过土地流转,采用新技术、新设备进行规模化种植,不仅提高了产量,也增加了收入。

  王文朋今年种了60亩上海青。在新的灌溉设备和新技术的加持下,温度、湿度、土壤肥力、光照强度等一系列数据都能够实时掌握,恒温恒湿、水肥充足,蔬菜生长迅速。“现在电都通到了大棚的地头,比以前用汽油灌溉机浇水便捷还节约成本。大棚温度控制得好,水肥跟得上,一茬菜生长20天左右就能收割。”王文朋说,现在一年可种植上海青7到8茬,比前些年可以多种2茬,蔬菜种植户的收入也大大增加。

  上海青从种植、管理再到收割、装卸、灌溉、称重方面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为当地农民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

  近年来,太和县蔬菜种植规模不断增大,在灌溉、冷库保鲜、施肥等方面的用电需求也不断增加。为保证特色农业生产用电,国网阜阳供电公司因地制宜,组织供电党员服务队深入农业灌溉、育苗等现场,开展供电线路和农业用电设备设施用电检查,指导农户安全用电,为乡村特色产业用电做好保障。

  据介绍,目前三堂镇上海青种植面积达1.2万余亩,年产量超10万吨。整个太和县上海青种植面积达5万亩,实现产值4亿多元,从事上海青种植、采收、运输、销售、农资服务的从业人员达4000人,运输车辆常年保持在60辆以上,是当地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来源,成为农民致富的大产业。

  为了保障蔬菜的储存和保鲜,当地建立了多座冷库,从田间收割的青菜,经过装筐后集中运到冷库充冷气保鲜,然后销往上海、南京等长三角地区。(记者贾稀荃)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李建晖
关闭
主办单位:《城市建设》杂志社有限公司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8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00016
期刊出版许可证:京期出证字第 1622 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69号
《城市建设》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781X   国内统一刊号:CN 11-5897/F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2104   国内统一刊号:CN 11-9313/TU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3257595   投诉举报邮箱:qzlx@zgcsjs.org.c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