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广告 ×

城市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城市之窗 > 法治建设 >

“纪巡审”联动释放叠加效应

2025年10月22日 15:03:22

  推动纪检监察监督、巡视巡察监督与审计监督贯通协同,是健全完善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监督体系的重要内容。山东省聊城市纪委监委不断拓展纪检监察监督、巡察监督同审计监督贯通融合、协调协同的有效路径,在健全工作机制、强化优势互补、深化成果运用等方面积极探索实践,不断凝聚监督合力、提升监督质效,持续释放“1+1+1>3”的叠加效应,构建起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纪巡审”联动工作格局。

  积极探索实践,不断夯实联动基础

  推动“纪巡审”联动监督走深走实、协同高效,要在制度层面推动高质高效衔接协作。聊城市在“纪巡审”联动监督方面不断探索、改进、提升,经历了从试点到创新再到深化的发展路径,在供销系统、粮食购销、国有企业、医疗卫生等领域中深入实践,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壮大联动队伍,逐步推动“纪巡审”联动监督规范化、常态化。

  明确联动方向,凝聚思想共识。聊城市纪委监委积极发挥协助引导推动功能,巡察机构、审计机关主动配合,“纪巡审”协调联动的步伐不断加快,进一步整合监督资源,发挥监督制度优势。在试点初期,十三届聊城市委第八轮巡察在对2个乡镇的常规巡察中,与乡镇领导班子经济责任审计同步联动,移送纪检监察机关问题线索16条,处理处分21人,联动试点取得初步成效。针对试点工作中存在的信息交流不畅、人员力量不足等问题,市纪委监委发挥牵头作用,市委巡察办加强统筹协调,市审计局协同配合,逐步探索出以政治监督为引领,以经济责任和专项审计为融合点的“纪巡审”联动模式。聊城市委将“纪巡审”联动作为深化全面从严治党、提升治理效能的重要抓手,十四届市委以来共开展9轮巡察,其中8轮实施了“纪巡审”联动。

  健全制度机制,增强工作合力。坚持用制度固化改革成果,先后出台聊城市巡审联动暂行办法、纪检监察监督与审计监督贯通协同责任分工等制度,不断丰富完善数据应用、谈话约谈、信息交流、联席会商、重要事项报告等一系列制度机制。市纪委监委与市委巡察办、市审计局等单位强化系统集成,于2024年9月联合印发《关于完善纪检监察监督、巡察监督与审计监督贯通协同机制的工作流程》,细化三方联动职责,明确计划衔接、联动方式、线索移送、措施配合、成果运用等各环节的具体要求和操作流程,为联动工作提供清晰指引和制度保障。

  加强队伍建设,锻造联动尖兵。“纪巡审”贯通协同高效,关键在于建设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纪律严明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增强监督力量,选取熟悉财务、招投标、大数据应用等专业人员,抽调懂纪法、会办案的纪检监察干部,组建“联动人才库”,根据工作需要,动态调整人才库成员。在联动监督开展前,组织联合培训,邀请三方业务骨干授课,讲解各自领域的政策法规、工作流程、方法技巧,促进业务互补互通。通过资源整合、实践锻炼、交流研讨等方式,全面充实“纪巡审”联动监督力量。

  强化优势互补,持续提升监督效能

  政治监督是纪检监察机关的首要职责、根本职责,也是巡视巡察的本质所在,审计监督则是国家审计机关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收支等情况进行审查的经济监督。纪检监察机关要坚持用政治眼光研判审计监督发现的问题线索,通过分析经济问题、经济责任,发现并处理政治问题、政治责任。聊城市纪委监委坚持问题导向,围绕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重点工作要求,紧盯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精准谋划“纪巡审”联动监督项目,确保监督靶向发力、有的放矢。

  做好监督任务衔接,突出整治重点。聚焦“国之大者”,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护航优化营商环境等重大战略部署,将纪检监察监督同巡察监督、审计监督贯通融合,巡察深入基层,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发现面上问题和问题线索;审计精准核查,揭示资金异常流动、项目违规操作等具体问题;纪检监察及时介入,对涉嫌违纪违法问题线索进行调查处置,三方寻找各自职责范围的“最大公约数”,确定联动监督重点和具体联动项目。如,十四届市委第一轮巡察全面贯彻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组织开展全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专项巡察,通过沟通信访情况、审计水利工程项目、查看财务账目等,共发现问题331个、问题线索64条,及时移交纪检监察机关处置。

  促进人员高效协同,凝聚监督合力。优化联合编组,科学配置联动监督成员,在进行专项巡察时,协调审计力量参与,分别成立巡察组、审计组,既相互协作,又相对独立,由审计组组长兼任巡察组副组长,审计人员担任财务核查主力;在进行常规巡察时,纪委监委机关相关监督检查室主要负责人作为巡察组“不驻组的副组长”,侧重分析研判违纪违法问题线索;巡察干部负责个别谈话、查阅资料、下沉了解及全面统筹,确保各方力量拧成一股绳。在十四届市委第五轮巡察时,组建6个市委巡察组、审计组,对全市50家国有企业开展专项巡察、审计,三方集中优势力量,突出权威性和互补性,发现问题792个,移交纪检监察机关问题线索31条。

  注重监督方式联动,提升监督质效。注重信息互通前置,巡察启动前,由纪检监察机关提供被巡察单位有关信访举报、案件查处等情况,审计部门提供各类审计报告及发现问题,为明确巡察重点、分析政治生态提供重要参考。注重手段互补协同,“纪巡审”联动监督统筹运用巡察“12+N”工作方法和审计查账、盘存、延伸调查以及纪检监察的初步核实等措施,在联动框架下相互支持、相互印证。注重加强技术手段协同,用好巡视巡察联动平台、金融审计信息平台和纪检监察监督贯通平台,通过数据分析快速锁定异常和疑点,提高发现问题的精准度和效率。

  深化成果运用,推动整改治理贯通

  在“纪巡审”联动监督过程中,纪检监察机关要立足职能职责,加大对巡察、审计发现问题线索的查办力度,坚决查处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交织的腐败。聊城市纪委监委立足“推动改革、促进发展”,针对“纪巡审”联动监督中发现的普遍性、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采取制发纪检监察建议、监督提醒通知等方式,督促责任单位及行业主管部门抓好整改工作,将更多监督成果转化为治理效能。

  规范问题线索移交督办。制定完善发现问题线索管理办法,规范联动监督发现问题线索的管理、甄别、分类、研判、流转、督办等程序,对“纪巡审”联动监督发现的问题线索,由市委巡察办统筹出具发现问题线索移交函,会同审计部门向纪检监察机关移交。十四届市委以来,“纪巡审”联动发现并移交问题线索107件。畅通快查快办渠道,“不驻组的副组长”协助对可查性较高的问题线索边巡边移边查,释放震慑效应。十四届市委以来,共移交边巡边查问题线索72件,立案审查调查33人,移送检察机关6人。扎实开展问题线索会商,市委巡察办采取跟组指导、下沉调研等方式,就发现问题线索与巡察组全过程会商,现场巡察结束后,联合市纪委监委案件监督管理室对问题线索再次研判。

  联合督促做实问题整改。制定巡视反馈问题整改督促检查工作办法、巡察整改和成果运用工作责任制清单,明确纪检监察机关、组织部门、巡察机构等职责分工,形成巡视巡察整改责任表、任务书。市委巡察办、市审计局联合出台《关于联合督促巡审联动发现问题整改和成果运用的暂行办法》,积极探索“巡审”联动问题整改督促模式。健全完善“三方联审”“联动整改评估”等工作机制,年初至今先后选派纪检监察机关、巡察机构、审计部门骨干力量69人参与市委第五轮、第六轮巡察整改实地查访评估,发现并推动解决问题207个。

  深化运用推动系统整治。强化信息共享、成果共用,在“纪巡审”联动监督中,对审计发现问题难以深入调查的,由巡察人员积极参与,从政治层面查找问题根源,精准查找全面从严治党方面问题,深挖“根源病灶”。巡察发现问题需要审计人员进一步核查的,审计人员积极配合、进行专业核实,查证后根据需要写入审计报告。在推动问题整改、集中整治过程中,纪检监察机关将巡察、审计发现问题及整改情况作为日常监督的重要内容、政治生态分析研判的重要参考,靶向开展监督;巡察将审计发现问题及整改情况作为监督重要内容,对整改不彻底的,写入巡察报告,再次反馈整改。对普遍性、行业领域性问题制发巡察建议书,推动开展集中整治,提升治理效能。(山东省聊城市纪委监委)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责任编辑:霍亮
关闭
主办单位:《城市建设》杂志社有限公司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8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00016
期刊出版许可证:京期出证字第 1622 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69号
《城市建设》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781X   国内统一刊号:CN 11-5897/F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2104   国内统一刊号:CN 11-9313/TU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3257595   投诉举报邮箱:qzlx@zgcsjs.org.c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