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广告 ×

城市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城市之窗 > 智慧城市 >

国际出版交流中心 明年年底竣工交付

2023年10月09日 10:40:50

    国家重点文化基础项目——中国国际出版交流中心项目主楼正在紧张施工。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从施工方获悉,整个项目预计11月底全面转入地上施工阶段,并将于2024年12月底实现精装交付。

    昨天上午,北青报记者来到位于丰台区右安门街道的中国国际出版交流中心项目施工区域。在蓝色围挡内,巨大的地下钢筋混凝土支护墙围起了基坑,在已经冲出“正负零”(主体工程基准面)的主楼结构处,工人们正在进行核心筒的钢筋和模板安装。

    整个基坑长223米、宽70米,面积相当于2个标准足球场。从地面向下望去,20余米深的基坑颇有“深不见底”的气势。然而,这还不是工程的最深处。中版项目副总工程师盖震告诉北青报记者,基坑四周的支护结构深度达到了60余米,而该支护形式正是中版项目的一大特色。据盖震介绍,基坑四周的围护结构其实名为“地连墙”,主要作用是为工程基坑提供刚性稳定的支护,同时可作为止水构造阻挡四周的地下水渗入。在北京主城区楼宇建设中,性能指标出色的“地连墙”其实在日常很少使用,其造价较高,一般的基坑开挖深度及地质环境条件下不需要用到这种较高安全等级的支护构造。

    “在施工前的地质勘探中,我们发现工程所在地地下水源极其丰富,且地块下方为砂卵石地质,透水率较高,上部区域存在杂填土层,土体成壁易出现塌孔情况,整个‘地连墙’就像一个没有底儿的碗一样,四周连续的钢筋混凝土墙壁一直扎到了地下的不透水层,从而起到了隔绝周围地下水的作用,通过地连墙结构及高压旋喷桩的配合提高了挡水质量及基坑稳定性。”盖震说。

    据介绍,目前该项目其他区域也在进行紧张的地下结构施工。预计其他部分将于11月底冲出地面,届时项目将全面转入地上施工阶段。预计整体项目将于2024年12月底实现精装交付。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中国国际出版交流中心项目是国家重点文化基础项目,总建筑面积13.2万平方米,包括中版集团主楼、人民文学出版社、商务印书馆、会议中心、花园村还建楼等5栋单体,最高地上19层,地下4层。项目建成后将打造成为面向世界的主题出版发布交流平台、出版精品展示平台、出版融合发展平台、国际版权贸易和人文交流平台及国际文化交流综合体。本报讯(记者   赵婷婷)

来源:北京青年报
责任编辑:梁海波
关闭
主办单位:《城市建设》杂志社有限公司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8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00016
期刊出版许可证:京期出证字第 1622 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69号
《城市建设》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781X   国内统一刊号:CN 11-5897/F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2104   国内统一刊号:CN 11-9313/TU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3257595   投诉举报邮箱:qzlx@zgcsjs.org.c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