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广告 ×

城市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城市之窗 > 智慧城市 >

走进中小企业|北京医疗科创“小巨人”成长记

2023年11月03日 13:42:47

  2023年10月,北京长木谷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关节置换手术模拟软件正式获批,拿到了人工智能辅助骨科治疗类创新医疗器械三类注册证。长木谷公司董事长张逸凌兴奋地说:“这相当于我们研发的新产品拿到了‘出生证’,是迈出商业化推广的第一步。”

  作为一家从事骨科人工智能技术研发与手术机器人应用的企业,长木谷公司研发的技术和产品已在1000多家医院实现应用。在企业位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千余平方米的智慧工厂中,工作人员穿梭忙碌,生产线上手术机器人在紧锣密鼓地生产调试,数字化手术室里研发团队正在对骨关节手术进行场景模拟演示。

  “依据患者CT影像,我们使用智能算法通过三维建模设计治疗方案,再依照数据和算法进行个性化的术前规划并制定手术方案,提高手术操作的效率和安全性。”专业技术背景出身的张逸凌说,运用人工智能让机器人“脑”“眼”“手”精准配合,辅助医生完成手术,让复杂手术“不再复杂”。

  数据显示,我国一年关节置换类手术多达几十万台,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正在推动骨科手术精准化与标准化。长木谷公司凭借一系列人工智能辅助诊疗技术研发和手术机器人应用,成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谁能想到仅仅在5年多前,这家公司还是只有3个人的初创团队。用公司负责人的话说,企业快速发展离不开政府源源不断的支持。

  “现在团队规模已经达到160多人,公司的产品通过首次国家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后,北京经开区给予一次性奖励和办公房租补贴,同时还帮助对接北京市高校院所、三甲医院,替我们出谋划策打通成果转化项目的渠道,解决了成果对接难、落地难的后顾之忧。”张逸凌说。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有关负责人说,针对医药科技类企业,经开区创新支持方式,为企业匹配专业化项目经理,结合研发进展,一对一宣讲产业政策,辅导企业申请创新医疗器械研发奖励资金,并提供对接区内医疗机构等一系列服务。

           长木谷公司的生产线。(受访单位供图)

  最近,长木谷公司即将搬入新的办公场所,办公面积扩大3倍以上,生产线进一步扩张。

  长木谷公司是北京高精尖中小企业发展的缩影。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有关负责人介绍,加快推动完善创新型企业梯度培育体系,促进企业做精做强做大,北京经开区催生了一批以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为特点的专精特新企业,初步形成创新梯队“雁阵式”发展格局。截至目前,区内专精特新企业总数已达665家,其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8家。(记者郭宇靖、吉宁)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谢雨峰
关闭
主办单位:《城市建设》杂志社有限公司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8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00016
期刊出版许可证:京期出证字第 1622 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69号
《城市建设》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781X   国内统一刊号:CN 11-5897/F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2104   国内统一刊号:CN 11-9313/TU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3257595   投诉举报邮箱:qzlx@zgcsjs.org.c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