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广告 ×

城市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城市之窗 > 国际新闻 >

大批巴勒斯坦民众南逃

2023年11月10日 17:25:15
巴勒斯坦人向南部迁移

    继以色列地面部队进入加沙地带北部加沙城中心地带后,以军8日发动空袭并与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武装人员展开激烈巷战。

    加沙地带北部大批民众8日向南部逃离。世界卫生组织说,以军空袭破坏加沙地带卫生系统,这一地区传染病传播风险增加。

    交战双方展开激烈巷战

    以军发言人丹尼尔·哈加里8日通报,以军作战工兵正使用爆破装置破坏哈马斯地道网络,迄今已摧毁130条地道。以军持续空袭,炸死哈马斯武器制造部门一名高级主管及数名武装人员。

    身处黎巴嫩的哈马斯军事领导人之一萨利赫·阿鲁里告诉与这一组织关联的阿克萨电视台,以军可能控制加沙地带一些地区,但无法阻止哈马斯武装人员抵抗。“以军地面行动范围越广,损失就越大。”

    哈马斯军事分支8日发布一段视频,画面显示双方在加沙城被炸建筑周围展开激烈巷战。

    加沙城中心地带一些居民告诉美联社记者,他们可以看到并听见以军地面部队从多个方向逼近,进入加沙城中心区。美联社报道,加沙地带最大医疗机构希法医院一带是双方争夺焦点,以军与哈马斯武装人员在距离希法医院不足1公里的地方交火。

    以军称哈马斯以医院为掩护,把指挥中心建在医疗机构的地下设施,哈马斯和医院方面则指认,这是以军发动空袭的借口。

    大批民众向南撤离

    加沙地带人口大约230万。巴以新一轮冲突爆发以来,大约七成民众已逃离家园。随着以军与哈马斯激烈交火,大批居住在加沙地带北部的民众被迫向南撤离。哈加里说,大约5万巴勒斯坦民众8日离开加沙地带北部。

    大批巴勒斯坦民众挤在加沙地带南部的学校、医院及其他设施避难,人道状况并未比在北部改善多少。美联社报道,在一处由联合国学校临时改建的避难所,600人共用一个厕所。

    即便如此,加沙地带中部和南部依然遭到以军空袭。巴勒斯坦卫生部门多名官员说,8日空袭已致努赛赖特难民营18人死亡。在汗尤尼斯市,空袭致6人丧生,包括一名女孩。眼下,仍有数以千计居民困在加沙地带北部,包括加沙城希法医院。

    世卫组织8日在一份声明中说,加沙地带冲突加剧,死伤人员激增,医疗卫生系统遭到重创,传染病快速传播的风险增高,“一些令人担忧的迹象已显现”。

    不排除“人道主义休战”可能

    哈马斯政治局成员哈利勒·哈亚在美国《纽约时报》8日刊发的一篇报道中说,哈马斯偷袭以色列意在打破现状、开启抵抗以色列的新阶段。“我们已成功把巴勒斯坦议题重新推上谈判桌。”

    以色列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8日再度拒绝停火,称停火必须以哈马斯释放所有遭扣押人员为前提。不过,他没有排除“人道主义休战”的可能,这种“小规模暂停”旨在确保人道主义援助物资运送。

    法新社8日以熟悉哈马斯的消息人士为信源报道,斡旋方正在努力,确保短暂停火可让埃及在一段时间内向加沙地带运送人道主义援助物资,条件是哈马斯释放12名遭扣押人员。不过,围绕短暂停火的时长、援助可获准进入的区域,双方仍未达成一致。

    一名美国政府官员前一天向美国媒体披露,依据美国与以色列、卡塔尔商讨的提议,哈马斯将释放10至15名遭扣押人员,并利用短暂停火确认所有被扣押人员身份,以便形成一份名单。

    哈马斯10月7日偷袭时据信从以色列掳走大约240人,迄今释放其中4人,据称大约60名被扣押人员在以军空袭中丧生。

    内塔尼亚胡6日说,以色列将“无限期对加沙地带的总体安全负责”。美国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8日在一场记者会上则表示,加沙地带在冲突结束后不应被重新占领或封锁,这一地区的面积不能减少。   文并图/新华社

    关注

    美国公布巴以冲突后加沙地带管治设想

    就新一轮巴以冲突一旦结束后加沙地带如何管控和治理,美国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8日提出美方迄今最详尽的设想:加沙地带治理应由巴勒斯坦人主导,加沙应与约旦河西岸地区统一,由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管辖。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布林肯当天在日本出席七国集团(G7)外长会后公布这一设想,同时提出应制定“重建加沙的可持续机制”,探索“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在各自国家以同等安全、自由、机遇和尊严相邻而居的途径”。布林肯表示,以色列不应占领加沙地带,但不排除以色列在“过渡期”内发挥一定作用的可能。一些阿拉伯国家官员先前警告,即便以色列打败哈马斯,期待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轻松进入加沙地带代替哈马斯也不现实。

    以色列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6日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说,冲突结束后,以色列将“全面负责”加沙地带安全,“期限不定”。

    国际社会普遍认为,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唯一出路在于落实“两国方案”,即建立以1967年边界为基础、以东耶路撒冷为首都、享有完全主权、独立的巴勒斯坦国,从根本上实现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和平共存,实现阿拉伯和犹太两大民族和谐相处,实现中东地区持久和平。文/新华社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梁海波
关闭
主办单位:《城市建设》杂志社有限公司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8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00016
期刊出版许可证:京期出证字第 1622 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69号
《城市建设》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781X   国内统一刊号:CN 11-5897/F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2104   国内统一刊号:CN 11-9313/TU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3257595   投诉举报邮箱:qzlx@zgcsjs.org.c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