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广告 ×

城市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城市之窗 > 国际新闻 >

报告指在欧中企收入稳健增长但对欧盟营商环境评价连续四年下降

2023年11月15日 09:42:35

  中新社布鲁塞尔11月14日电 (记者 德永健)设在布鲁塞尔的欧盟中国商会14日发布2023年建议报告,指出在欧中国企业承压前行,整体收入保持稳健增长,但对欧盟营商环境评价连续四年下降,逾六成受访企业认为欧盟“去风险”策略带来挑战。

  当日欧盟中国商会与战略管理咨询公司罗兰贝格联合发布建议报告。据介绍,报告历时4个月完成,共对约180家在欧中企和机构进行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涵盖汽车、能源、金融、制造业、高科技等领域。

  报告表示,尽管乌克兰危机、能源价格上涨、高通胀等导致企业生产成本上升,但欧洲绿色、能源和数字化转型为在欧中企带来发展机遇,约90%的受访企业反馈2022年营收有所增长,其中约20%的受访企业反馈2022年营收“显著增长”。

  报告发现,由于欧盟并购投资环境日益收紧,在欧中企转向壁垒更低的绿地投资(在东道国新建企业进行独资或合资经营),持续为欧盟创造就业机会。2022年在欧中企本地员工占比达82%,58%的受访企业计划进一步扩大欧盟本地员工招聘规模,这一比例较2021年显著提升。

  另一方面,报告显示,在欧中企对欧盟营商环境总体评价连续四年下降,相关评分从2019年的73分、2020年的70分、2021年的68分、2022年的65分降至今年的64分。

  报告指出,63%的受访企业认为欧盟对华“去风险”策略带来挑战,41%的受访企业提及曾因欧盟市场准入门槛不合理而错失良机,“招聘难”和“签证难”成人才环境瓶颈,政治因素导致部分欧洲大学及科研机构与中企搁置合作,尤其在半导体、5G等领域。

  但在欧中企仍将欧洲视为“出海战略高地”。报告显示,逾六成受访企业对中欧中长期经贸前景保持乐观,逾八成受访企业计划扩大在欧发展,体现中企深耕欧洲市场的决心。

  对于未来经贸合作,报告建议中欧以贸易互补应对全球滞胀风险,以公正公平激励绿色可持续发展,以互惠互利推动数字产业合作;呼吁欧盟审慎对待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不以网络安全为由设置市场壁垒,而应在5G、6G等领域与中方开展合作。(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张艺
关闭
主办单位:《城市建设》杂志社有限公司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8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00016
期刊出版许可证:京期出证字第 1622 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69号
《城市建设》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781X   国内统一刊号:CN 11-5897/F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2104   国内统一刊号:CN 11-9313/TU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3257595   投诉举报邮箱:qzlx@zgcsjs.org.c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