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社记者 陈岩
国家实施农业补贴目的在于保证农民发展农业积极性,保证农产品产量。实施中有个别干部、村民对农业补贴打起了歪主意,采取虚假申报种植面积骗取国家补贴资金,牟取非法利益。
本社记者接到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八面乡新建村村民反映称:“2022年,该村干部伙同14名村民采取虚假申报、少种多报、开具证明异地申报种植面积等方式骗取国家农业补贴款。多次拨打省长、市长热线进行举报。”
实锤!骗取农业补贴
反映人称:“2022年9月6日,我向省长热线实名举报八面乡新建村存在骗取农业补贴款一事,之前向市里也举报了,市里把我举报情况转给通榆县,县里又交由乡里查处,但乡里想压下不予查处,没办法才向新闻媒体反映,媒体介入调查后,已有三个骗补贴人退回部分补贴款。”
图为:退大豆补贴款回执 图片来源:八面乡人民政府提供
2022年9月26日记者采访了八面乡新建村村书记。
村书记:补贴发放到申报人账户后,核查发现有虚报的,三个虚报人杜某文、王某、黄某林已经退回补贴款到财政专户。
乡领导:属实有申报人把补贴款退回到财政补贴专户,可以提供凭证。
2023年3月28日,记者再次采访时,八面乡向记者提供了5名骗取大豆生产者补贴的退还补贴款回执,合计53100元。
反映村民说:“还有不少骗补人没有退还和被查,我已经多次向县监察委反映了。”
公开难!吉林省农业补贴公示难查询
记者接到反映后,在通榆县政府网站、吉林省人民政府网站财政厅频道都没有查询到通榆县2022年大豆生产者补贴公示名单。
对此通榆县财政局解释称:“大豆生产者补贴发放程序是:由村统计种植面积并填表,上报到乡镇审核;再由乡镇上报到农业农村局核定;农业农村局核定后,把每个乡镇应发放的补贴款总数上报县领导批准,财政局根据县领导的批准,按照农业农村局上报的各乡镇补贴总数,把补贴款分别划拨到乡镇专户,再由乡镇根据上报的补贴名单兑付补贴资金。在这个过程中只有村委会对上报的补贴名单进行张贴公示,村民只能在村委会公示时查看到补贴名单,省、市、县三级政府网站没有该公示内容。”
而与吉林省毗邻的内蒙古自治区对财政补贴资金发放情况均可在财政厅官网上进行查询,便于群众随时监督。在自治区财政厅网站上,设有《内蒙古自治区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发放公示监督查询平台》,在平台上逐项查询,可以清楚的看到每一个补贴表。补贴表包括:申报补贴人的姓名、身份证号码、发放补贴金额、年度、乡镇(街道)、村(社区)等内容。一览无余,便于公众随时随地进行查询,同时接受公众监督。
追责!村干部被严重警告
反映人说:“骗取补贴是村干部上下串通的,没有村、乡两级认可是不可能办到的,杜某文是承包新建村发包的纠纷土地进行种植,后被纠纷的另一方把杜某文已经种植作物改种水稻,致使杜某文损失,村里主张用虚报大豆种植面积获得的补贴款来赔偿杜某文的损失。其实,由于村里发包土地存在瑕疵,导致承包人损失的,村里给付赔偿是正理,用大豆补贴款来赔偿,这不是骗国家的钱吗?另外,黄某某在新建村根本没有种大豆,村委会却给他开‘证明’,证实其在新建村租地种植大豆,黄某某则在四平山村申报了大豆补贴。”
采访时新建村书记向记者介绍了农业补贴申报流程。
村书记:2022年4月初,村民开始向村里申报大豆、玉米的种植面积,4月中旬村里把“大豆、玉米生产者补贴明细表”报到乡里审核,直到补贴款给付,村、乡再没有逐户实地对照验收。
乡领导:乡里是把村里报的“大豆、玉米生产者补贴明细表”直接报到农业农村局,乡里没有留存上报资料。”
《吉林省玉米和大豆生产者补贴实施方案》要求,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管理遵循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谁审批、谁负责,做到责任清晰、管理规范。《通榆县2022年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实施方案》要求,乡纪委要对各村申报验收情况进行监督核查,乡农业工作站要对各村补贴申报验收工作进行全面指导、监督。
村民告诉记者:“骗取补贴事情一直都有,只是今年已达到明目张胆程度,其背后都有党员、干部的身影,甚至把骗补贴作为敛财方式了。”
通榆县八面乡人民政府《关于陈岩同志稿件内容的情况说明》载明,通榆县纪委截止2023年5月27日共追缴违纪资金77104.00元,涉案人有44人,骗取3000元以上有5人,最多一笔金额2.49万元。通榆县纪委调查结束后,转由八面乡纪委拟给予新建村党支部书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骗取农业补贴是否涉嫌诈骗罪?是否应追究相关人员刑事责任?我们希望吉林省有关部门拿出具体举措,依法依规严厉打击骗补行为,以儆效尤。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严禁镜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