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昨日在京发布,新版医保药品目录新增126种药品,其中包括肿瘤用药21种,新冠、抗感染用药17种,糖尿病、精神病、风湿免疫等慢性病用药15种,罕见病用药15种等。平均降价61.7%,未来两年预计为患者减负超400亿元。据悉,调整后,目录内药品总数增至3088种,将在明年1月1日正式落地实施。
国家医保局医药服务管理司司长黄心宇介绍,共有143个目录外药品参加谈判或竞价,其中121个药品谈判或竞价成功,谈判成功率为84.6%。成功率和价格降幅均与2022年基本相当。
新版医保药品目录新增了抗肿瘤、罕见病、抗病毒等领域的药品,如治疗I型戈谢病成年患者的酒石酸艾格司他、用于治疗卡斯特曼病的司妥昔单抗、治疗复发或难治滤泡性淋巴瘤的林普利塞等。糖尿病等慢性病领域也有药品被纳入,如针对Ⅱ型糖尿病患者的多格列艾汀等。
针对罕见病患者“有药买不起”的痛点,国家医保局在准入条件上连续三年取消罕见病用药的获批年限限制,在评审、测算等环节,明确予以倾斜,支持符合条件的罕见病用药优先纳入医保。本次调整,共计15个目录外罕见病用药谈判/竞价成功,覆盖16个罕见病病种,填补了10个病种的用药保障空白。特别是戈谢病、重症肌无力等多年未得到解决、社会影响较大的疾病治疗用药被纳入目录,将产生良好的社会效果。同时,北京青年报记者注意到,本次调整中,先诺特韦片/利托那韦片组合包装、来瑞特韦片、氢溴酸氘瑞米德韦片等3个国产新冠治疗用药以合理的价格纳入目录,将为疫情常态化管理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黄心宇表示,国家医保局以更大力度支持创新药发展,此次目录调整工作健全了从评审到谈判全流程对创新药的倾斜机制。从调整结果看,在2023年获批上市并提交申请的25个创新药中,包括上海华领医药研发的多格列艾汀片等23个目录外创新药谈判成功,谈判成功率高达92%。
文/本报记者 解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