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广告 ×

城市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城市之窗 > 国际新闻 >

专访|积极评价中国人权成就的声音成为会场主流

——国别人权审议会后访中国代表团团长陈旭大使
2024年01月24日 10:16:29

  1月23日,中国在瑞士日内瓦参加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四轮国别人权审议后,中国政府代表团团长、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和瑞士其他国际组织代表陈旭大使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中方坦诚务实的态度、高效有序的组织得到各方赞赏,审议过程中积极评价中国人权事业成就的声音在会场成为主流。

  陈旭表示,国别人权审议机制是各国在联合国框架内就人权问题进行平等坦诚交流、开展建设性对话与合作的重要平台。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此次审议,派出由20多个部委及西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代表组成的中国政府代表团出席审议会议,同各方进行建设性互动对话。

  在此次审议会议的发言中,陈旭介绍了中国人权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宣布了30项人权保障新举措,涉及增进民生福祉、加强人权法律保障、促进国际人权合作、支持联合国人权机制工作等方面。他说,绝大多数国家肯定中国在促进和保障人权方面作出的不懈努力和历史性成就,愿同中方加强在人权领域交流互鉴。

  陈旭对新华社记者说,各国代表提出了大量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认为中国人权事业发展贡献了来自不同地区、不同文明的宝贵智慧。个别国家在发言中罔顾事实真相,基于意识形态偏见和毫无事实依据的谣言谎言,对中国进行无端指责与抹黑,中国已就此表明严正立场。

  谈到中国人权事业发展对国际社会的意义,陈旭表示,中国走出了一条顺应世界潮流、适合中国国情的人权发展道路,为国际人权事业发展提供了典范,坚定了“全球南方”国家自主选择人权发展道路的信心,为完善全球人权治理作出重要贡献。

  陈旭介绍说,在本次审议会议中很多国家在发言中充分肯定中国在促进和保护人权方面作出的不懈努力,赞叹中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不断提升人权保障水平,表示希望了解中国取得上述成绩的经验做法。

  陈旭说,不少发展中国家代表在发言中表示,中国人权发展道路符合中国国情、契合人民愿望,为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自主探索人权发展道路提供了全新选择,“这些国家的评论涉及中国人权事业发展的成功‘密码’,概括地说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决定了中国人权事业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中国能够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平等共享人权,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陈旭说,在审议会议发言中,许多国家祝贺中国第六次当选人权理事会成员国并开始新一轮任期,期待中国在全球人权治理中发挥引领作用,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中国将坚定团结“全球南方”,同广大发展中国家同呼吸、共命运,提出更多符合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的倡议主张,推动全球人权治理朝着更加公平公正合理包容方向发展。

  新华社记者聂晓阳 石松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张瑞
关闭
主办单位:《城市建设》杂志社有限公司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8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00016
期刊出版许可证:京期出证字第 1622 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69号
《城市建设》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781X   国内统一刊号:CN 11-5897/F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2104   国内统一刊号:CN 11-9313/TU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3257595   投诉举报邮箱:qzlx@zgcsjs.org.c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