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公路混凝土桥梁预防性养护发展及应用实践
    作者:李瀚 李炜
    摘要:我国公路建设正飞速发展,各个监管部门也极为重视对于公路建设质量的监督管理,而桥梁结构安全性属于重点监 督指标。近年来,我国桥梁管养机制不断完善,在诸多因素中,对桥梁的风险预防和养护管理工作逐渐重视起来。桥梁的 风险预防工作更是桥梁养护的重要内容之一。桥梁养护管理人员应当转变养护观念,建立完善的预防养护机制,定期对桥 梁展开检查,做好养护工作,保证公路混凝土桥梁能够长期正常运行。

  • 浅析装配式装修2.0版尺寸切合
    作者:陈洪文 刘国熙
    摘要:我单位施工的某大型公共租赁住房小区共计15栋住宅楼、5栋配套建筑和一个地下车库,总建筑面积约208118.34 m2。户内采用装配式装修2.0版,精装修交付,装配式装修施工作为近年来建筑装修逐步发展的一个趋势,具有以下突出特点:工厂生产率、现场安装工效和成活品质高;施工过程无湿作业、噪音和垃圾;运营维护能及时翻新、材料回收利用。

  • 机场场道工程道面施工技术研究
    作者:隆超
    摘要:近些年来,我国在建设现代化城市的道路上越行越远,其中最能够彰显现代化城市建设的就是交通运输水平的提高,公路、机场的建设项目增多。其中的机场建设中,机场道面的平整度和寿命是需要高度关注的问题,所以关于机场道面施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阐述机场道面施工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旨在能够为机场道面施工提供帮助。

  • 建筑工程模板施工技术要点与质量控制措施
    作者:张小伟
    摘要:建筑工程模板施工复杂度比较高,质量管理难度很大,必须要做好技术应用的精细化控制,消除不良影响和隐患, 保障工程施工的质量目标实现。现针对建筑工程模板施工技术应用问题,采取实例分析的方法,展开具体的论述,提出模 板施工质控的策略,共享给相关人员参考借鉴。首先,概述了建筑工程模板施工技术特点。其次,结合实例分析模板技术 的应用。最后,总结了建筑工程模板施工质控经验。

  • 新型锥壳仓顶施工支撑结构的设计研究
    作者:唐志强,孟闻远 余监华
    摘要:筒仓的仓体一般采用成熟的滑模施工技术,而钢筋混凝土锥壳仓顶施工时的模板支撑问题却一直是研究者关注的焦 点。针对锥壳仓顶施工时的模板支撑问题,本文以遂平某筒仓仓顶的施工为例,研发了一种新型筒仓锥壳仓顶施工组合式 支撑体系。该支撑体系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伞型锥壳组合式支撑结构和十字型竖向支撑核心筒。本文以伞型锥壳组合式支 撑结构为主要研究对象,分别开展了特殊构造形式和预应力加强方案对支撑结构的影响规律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基于工程结构是柱壳及锥壳的组合体,设计了壳式桁架结构。依据结构力学及弹性力学的理论,加入特殊结构形式,对锥 壳仓顶施工支撑结构进行创新性设计。在传统斜梁式支撑结构中融入拱形结构,同时将每榀组成的斜梁在结点处环向连接 成壳体拱式支撑结构。

  • 给排水工程施工阶段监理质量控制探讨
    作者:王福钦
    摘要:建筑工程中每一项环节质量都会对建筑工程整体质量产生直接因影响。可见,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要加强对每一个环节施工质量的控制,确保建设的工程质量可以达到要求标准。下面,针对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阶段监理质量控制内容进行探讨,严格把控每一个环节,确保给排水工程质量能够满足应用需求。

  • 信息技术在防雷减灾中的应用
    作者:姚森泉 韦思翾
    摘要:为解决当前阶段我国防雷减灾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文对信息技术的具体应用对策进行研究,提出大力完善硬件设施、应用先进的检测技术、加大综合雷防护力度等,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 基于海绵城市建设的透水砖生产工艺分析
    作者:姜健 黄志涛 姜益志
    摘要:进入“十四五”新发展阶段,我国愈加重视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对于城市的排水功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为了改善城市在遇到洪涝灾害时应对能力,我国突出建设海绵城市的概念,能够较为系统的将雨水进行分散引流,防止出现城市内涝灾害。在建设海绵城市中,透水砖的生产及铺设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决定着城市整体的排水蓄水功能。基于此,本文主要对海绵城市的理念,及透水砖生产工艺的要点、原则进行分析,以期推动海绵城市的建设。

  • 土体抗拉强度测试技术研究现状
    作者:王惠敏
    摘要:土体抗拉强度由于其数值相对较小,在岩土工程领域常被忽视。但在具体工程中,许多实际问题与土体拉伸特性密切相关。本文对土体抗拉强度测试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对比分析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对后续土体抗拉强度测试技术的研究具有一定价值。

  • 住宅建筑设计与规划设计探讨
    作者:史佳梁
    摘要:建筑能耗在整个社会能耗中占据着较大的比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建筑能耗也呈现出日益增多的趋势。所以,这就导致民众对居住环境提出了越来越多的要求,设计人员也应该将项目的具体情况当做基础,把绿色理念的意义与价值完整的呈现出来,优化民众的居住环境,同时联系当地的生态环境或者是自然条件,设计出更加符合民众审美和需求的住宅。基于此,笔者将结合自己的经验,就住宅建筑设计与规划设计进行分析,希望可以为相关人士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 1... << 1052105310541055105610571058105910601061 >> 1868
    主办单位:《城市建设》杂志社有限公司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8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00016
    期刊出版许可证:京期出证字第 1622 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69号
    《城市建设》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781X   国内统一刊号:CN 11-5897/F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2104   国内统一刊号:CN 11-9313/TU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3257595   投诉举报邮箱:qzlx@zgcsjs.org.c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