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及事故预防
    作者:高圣强 孙涛
    摘要: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复杂,存在诸多安全风险因素,易发生安全事故,引发生命财产损失。相关企业想要提高建筑工程建设综合效益,就要加大安全管控力度,提高事故预防水平。本文首先简单说明安全管理的重要性,然后对常见安全事故以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最后重点围绕预防安全事故、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措施进行分析。希望对建筑工程安全生产及事故预防有所借鉴。

  • EPC模式下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浅析
    作者:黄元杰
    摘要:EPC模式是国内主流推行的一种新型发承包模式,即设计、采购、施工一体化;采用EPC模式,建设单位在完成初步设计、概算的前提下,即可先行委托招标,由EPC总承包单位牵头,按照合同约定对工程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等实行全过程的管理和施工。针对在EPC模式下,建设单位项目管理的优势和风险内容进行分析,逐步推动我国EPC工程建设项目管理。

  • 房屋建筑施工现场技术质量控制策略
    作者:张秀青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技术质量问题时常出现,不仅影响到建筑的质量和安全,也对施工企业的声誉和利益造成损害。因此,如何在房屋建筑施工现场实施有效的技术质量控制策略,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对影响房屋建筑施工现场技术质量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对加强房屋建筑施工现场技术质量控制的必要性进行了阐述,从而提出了相应的策略,以期促进建筑行业的进步。

  •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策略研究
    作者:张凡
    摘要: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是在建筑工程项目的全过程中,通过规划、控制、监督和检查等一系列管理活动,确保工程的质量满足规定的要求和标准。质量管理不仅是保证建筑工程安全、可靠、耐用、美观和适用的重要手段,而且其主要目标是确保工程的质量、进度和成本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同时满足相关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和客户需求。基于此,文章将围绕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现实意义与基本原则,对具体的管理策略进行研究,以期望能够为提升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水平提供有意义的参考依据。

  • 区域间政府减灾应急救援能力分析
    作者:俞斌,崔美玲
    摘要:为深化自然灾害风险普查数据应用、增强区域间政府减灾应急救援能力,基于政府减灾调查、历史灾害损失、应急救援中心等数据,综合考虑区域政府减灾能力、区域间应急救援中心最短路径距离等因素构建区域间政府减灾辐射能力模型,评估区域间政府减灾应急救援能力,并提取出对评估区域政府减灾应急救援能力最强的区域,为政府减灾高效应急救援提供预案。结论得出:政府减灾辐射能力模型能够较客观的反映区域间政府减灾应急救援能力,A2区域对区域A1、A3、A4具有相对较强的政府减灾应急救援能力,A1区域对A2区域的政府减灾应急救援能力相对较强。

  • 济南大明湖水系变迁与城市韧性及水灾应对的初探
    作者:冯建衡 薛成刚
    摘要:城市水系的变迁对于城市的演变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大明湖作为济南重要的汇水区域,同时也是济南重要城市印象和重要生态场所。2000年至今,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济南经历了七次较大范围的水涝灾害,对城市治理和韧性城市建设提出了重大挑战。通过研究大明湖的史料及实地踏勘,从大明湖及周边区域的水系发展来系统性的探究水灾成因及应对策略,并对济南的韧性城市建设提出建议。因此本文希望从整个济南城市历史的发展脉络来思考大明湖及周边水系的变迁,同时为济南水环境监管与治理及韧性城市建设提供一些思考。

  • 临沂市新型城镇化与城市人居环境耦合协调研究
    作者:尹晓玲 张龙雪 高婧雯 刘忠秀
    摘要:为探究新型城镇化与城市人居环境发展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首先从新型城镇化与城市人居环境分别建立指标体系,搜集2014-2021年的数据,用熵值法分别计算综合指数;然后构建耦合协调模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临沂市新型城镇化与城市人居环境的耦合协调水平呈平稳增长趋势,协调水平由中度失调到勉强协调。最后,从两者协调发展角度提出对策。

  • 乌鲁木齐市天山区紧急避难区域的选址分析
    作者:张金燕 李波
    摘要:城市紧急避难区域是城市防灾减灾体系的重要载体,其空间布局情况直接关系到城市在突发灾害中的应急避难服务能力。本文利用ArcGIS的缓冲区分析及叠置分析法,获得乌鲁木齐市天山区主城区的城市绿地、公园及学校等避难场地周围50m范围内可以提供的避难服务,从空间分析的角度对现有的紧急避难场地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现有的紧急避难点的服务范围远不能够覆盖人口密集区,叠加分析人口分布数据得到三个服务盲区。针对分析结果,对乌鲁木齐市天山区紧急避难区域布局提出优化建议,以满足避难人数需求,合理的布局是防灾减灾的重要一环,对城市的正常运营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 15分钟社区生活圈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与高效配置研究——以上海市嘉定区安亭镇为例
    作者:王霞
    摘要:步入精细化城市管理的后疫情年代背景下,对教育、医疗、养老等6大类11小类基础保障类设施进行研究,结合设施空间布局、服务辐射范围,客观分析安亭镇现状设施布局与设施配置效率概况,并提出未来规划、更新等过程中设施布局建议,为下一步上海市全面推进“15分钟社区生活圈”行动提供参考思路。

  •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对村庄规划编制的思考与探索
    作者:冯艳红,李飞禧
    摘要:白岩村的规划编制过程中,充分考虑了村庄的实际情况,通过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多方参与和信息共享,加强协调与合作,定期评估与调整等措施,建立了有效的参与和沟通机制,确保规划方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这为其他村庄的规划编制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借鉴。同时,白岩村的成功经验也表明,在国土空间规划的支持下,村庄规划编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得到了充分体现,为村庄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 1... << 243244245246247248249250251252 >> 1800
    主办单位:《城市建设》杂志社有限公司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8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00016
    期刊出版许可证:京期出证字第 1622 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69号
    《城市建设》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781X   国内统一刊号:CN 11-5897/F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2104   国内统一刊号:CN 11-9313/TU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3257595   投诉举报邮箱:qzlx@zgcsjs.org.c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