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生态友好的河道治理技术与实践探讨
    作者:黄伟 王松松 濮苏辉
    摘要:本文的核心在于深入剖析生态友好型河道治理的技术与实践。将从生态水利的基本原则切入,详细介绍当前前沿的治理技术,如人工湿地构建、复合生态滤床应用、生物膜净化技术、水生植物净化系统及生物调控策略等。同时,结合具体实例,评估这些技术的实际应用成效,旨在为河道治理提供一套科学、可行的解决方案。期望通过本文的探讨,能够唤起更多人对河道生态治理的关心与行动,引导河道治理向更加生态化、友好化、可持续化的方向迈进。

  • 超长地下室混凝土防开裂渗漏的伸缩沟施工技术与应用
    作者:陈利宏 谢振涛 谢伟义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其混凝土结构面临开裂、渗漏等问题的挑战,超长地下室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以超长地下室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了由于温度应力、干缩、结构沉降等因素造成的裂缝、渗漏机理,并对伸缩沟的设计原理及其功能性要求进行了阐述,在防裂缝、防渗漏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围绕质量控制和施工中关键技术节点的操作规范,提出了一整套科学的施工技术流程。该技术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的显著效果通过工程实例的详细解析得以展现。同时,还就保证长期运行安全可靠的超长地下室后期维护管理策略进行了探讨。最终以现研成果为基础,以工程实践经验为基础,以展望未来研究方向为目标,为同类工程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参考。

  • 智能化自动灌溉技术在未来社区空中绿化的应用
    作者:李丕事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空中绿化系统作为未来社区建设的一种方式,因生态友好备受关注。传统的空中绿化系统存在一系列安全隐患,特别是在阳台灌溉过程中的用水安全和用电安全。依托智能感知技术的智能化自动灌溉方式不仅可以解决空中绿化系统中用水用电安全问题,也推动了未来社区的智慧化进程。此项技术关键在于对未来社区绿化阳台等喷灌区域的实时感知能力的应用,以及灌溉装置和设备工艺的优化,形成可行的解决方案。

  • 湿陷性黄土和煤矸石回填土复合地基处理的设计方法
    作者:李志伟
    摘要:由于国家地基设计规范上缺少对于湿陷性黄土和煤矸石回填土复合地基处理的设计方法,作者根据实际工程项目和地基处理规范分别对于湿陷性黄土、煤矸石地基处理的设计方法,对湿陷性黄土和煤矸石回填土复合地基处理的设计进行了创新。

  • 探究给水管道安装中的常见通病及其有效防治策略
    作者:李强
    摘要:为了提高给水管道安装的质量并确保其正常运行,文章对常见的管道安装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通过对管道接头漏水、管道变形和管道阻塞等问题的深入研究,探讨了这些问题的成因及其带来的影响。针对这些通病,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防治策略,包括合理选择接头材料、规范施工工艺、选择适当的管道材质以及定期检查与维护等措施。因此,采取这些措施能够显著减少给水管道安装中的通病,提高管道系统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通过这些防治策略的应用,可以有效提升给水管道的整体质量,确保水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

  • 历史文化街区更新电气改造技术及对策探讨
    作者:王若烽
    摘要:随着城市更新进程的加速,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改造逐渐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议题,在更新过程中,电气系统的改造尤为关键,不仅关系到建筑功能的恢复与延续,更与其安全性、节能性及智能化息息相关。本文在分析历史文化街区特点及电气需求的基础上,探讨供配电、照明、防雷接地、电气防火、低干扰安装、智能化以及节能等电气改造技术,提出兼具安全性与兼容性的技术措施,结合实际案例,提出完善建议,以期为相关改造工程提供技术支持与参考。

  • 建筑结构设计隔震减震技术探讨
    作者:成小慧 王瑛岚
    摘要:现代建筑工程施工建设中,建筑结构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切实做好建筑工程的结构设计,并在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优化中,重点关注抗震设计,明确抗震设计价值和意义,清晰认识到抗震设计直接关系着建筑工程整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关乎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对此,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可选择对隔震减震技术进行应用,具体分析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具体把握建筑工程结构设计的要求和需求,针对性制定隔震减震技术的应用方案,确保隔震减震技术可发挥出理想效果。

  • 绿色工业建筑被动式设计对策思考
    作者:汪 杨
    摘要:自《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标准》发布以来,绿色工业建筑获得迅猛发展。被动式设计作为一种建筑设计方法,旨在通过建筑设计本身最大限度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从而实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优化建筑性能的目标。本文先解释了绿色工业建筑和被动式设计的内涵,然后细致阐述绿色工业建筑自然采光、自然通风、节能保温、可再生能源利用等被动式设计策略,最后引入实际案例,详尽分析讨论绿色工业建筑被动式设计方法及取得效果,以供参考。

  • 浅析车辆段上盖复合型社区项目的规划建筑设计——上海庙行18号线车辆段上盖项目
    作者:吴芋青
    摘要:以上海庙行18号线车辆段上盖项目为例,对TOD复合型社区的规划设计进行探索。随着我国城市发展及城市化进程加快,土地资源日益紧张,如何充分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空间,是我们在城市建设过程中需要研究的一个课题。地铁车辆段上盖开发将城市轨道用地与城市建设用地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是集约化高效利用土地的一种新型开发模式。本文旨在通过该项目的实践,对盖上开发项目的设计痛点与难点展开研究,详细分析了规划功能布局,交通消防流线组织,结构转换及包络设计,管线预留设备抗震,产品创新设计等方面,多维度剖析阐述上盖项目开发的设计要点。

  • 民用建筑设计中建筑防火技术分析
    作者:严先盛
    摘要:火灾是一种较为普遍的建筑物破坏形式,其发生时往往会导致重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本文从建筑防火重要性出发,分析和讨论其在建筑防火技术中存在的特点及策略,从而保证建筑防火技术的适用面,从而提高消防工作质量,以达到最大的消防效益,旨在对我国建筑行业安全起到借鉴意义。

  • 1... << 25262728293031323334 >> 1800
    主办单位:《城市建设》杂志社有限公司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8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00016
    期刊出版许可证:京期出证字第 1622 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69号
    《城市建设》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781X   国内统一刊号:CN 11-5897/F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2104   国内统一刊号:CN 11-9313/TU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3257595   投诉举报邮箱:qzlx@zgcsjs.org.c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