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筑混凝土原材料检测关键技术研究
    作者:黎菊 汪祖武 唐健 黄壬
    摘要:建筑混凝土原材料检测是确保建筑质量的重要环节。通过对混凝土原材料进行检测,可以确保其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规定,从而保证建筑物的结构稳定性和耐久性。在进行混凝土原材料检测时,需要对原材料的成分、强度、密度等进行测试和分析。这些数据可以用来评估混凝土的质量,以及确定施工时需要采取的措施和技术。因此,建筑混凝土原材料检测是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本文研究先分析建筑混凝土原材料检测的重要性,然后研究混凝土原材料检测的关键技术,最后提出一些建筑混凝土原材料检测优化建议。

  • 遵余湘江大桥桥位桥型方案设计研究
    作者:王文涛
    摘要:遵余湘江大桥作为贵州遵余高速公路项目最重要的控制性工程,桥梁处于典型的高山峡谷地貌,其桥位、桥型选择直接决定了工程建设的难度以及工程造价。本文结合地形地貌、水文、地质、运输条件等建设条件的分析,提出了560m主跨组合梁斜拉桥、560m主跨钢桁梁斜拉桥和主跨802m钢桁梁悬索桥三个可行的设计方案,并进行了相应的比选,最终采用结构受力合理、建设条件较好、技术成熟、设计施工风险较低的组合梁斜拉桥作为实施方案,主桥孔跨布置为72+212+560+212+72m,主梁采用双边工字型主梁、混凝土桥面板,索塔采用菱形索塔。

  • 在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中针对使用者需求的设计思考
    作者:李翔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租房居住,因此保障租房人群的权益,提高租房市场的品质和服务水平,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社会问题。旨在解决城市住房短缺问题,为符合条件的租房家庭提供租赁住房并保障租户的住房权益的保租房建设将成为我国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举措。随着一系列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出台和完善,对于保障性租赁住房的设计更要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精准定位、积极创新,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得到满足。

  • 浅析历史建筑检测与修缮方法——以周宣灵王庙为例
    作者:江凌,胡彧翾
    摘要:该文针对历史建筑图纸缺失,结构难以检测问题,对历史建筑的保护与修缮方法进行研究。以浙江衢州历史建筑——周宣灵王庙进行研究,运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对建筑信息进行检测,绘制历史建筑现状图纸,对建筑现存问题提出加固修缮方法。结果表明,该检测技术可以有效获取历史建筑内部结构信息,对历史建筑保护与修缮提供参考。

  • “在地”视角下的乡村建设实践浅析——以沂南柿子岭理想村工程项目为例
    作者:王晔
    摘要:随着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乡村建设项目日益激增,在改善乡村环境的同时,也导致大量乡村陷入“千村一面”的困境。建筑师如何运用专业力量,通过“在地”视野主导,实践始于地域、衷于地域的设计和营造策略,实现在乡村建设过程中发掘乡村地域特征、还原地方场所意向、传承特色文化精神的根本目标,是本文的主要探讨方向。

  • 隔震控制技术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作者:张楠
    摘要:近年来,建筑行业迎来了飞速发展阶段,建筑物的规模和建设难度也相应增加,这对建筑物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各个地区地震灾害频发,传统的低层建筑物隔震技术已不再适用。为此,应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隔震控制技术,将其科学合理的应用于各类建筑结构设计中,提高建筑质量,保障使用安全。本文基于隔震控制技术的概念和特点,就其应用策略展开探讨,并列举案例加以分析。

  • 智能建筑设计的发展与应用分析
    作者:衣海涛
    摘要:大数据发展背景下,多种智能化信息技术正在融入各个行业。以建筑行业为例,智能建筑已经较为普遍,并逐渐成为未来建筑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基于数字化技术用以革新建筑行业的目标,展开对智能建筑设计的发展与应用分析极为关键。文章简述了智能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就其发展情况进行了分析,并从绿色节能、智能化系统、BIM、图像处理四个角度出发阐述了智能建筑设计的应用要点,希望能够为同行业工作者提供一些帮助。

  • BIM技术下的装配式建筑斜支撑可装配性设计研究
    作者:夏振华
    摘要:本论文通过结合BIM技术,并利用Revit进行二次开发,提出了一种基于参数化的斜支撑可装配性设计插件。在该框架中,设计人员可以输入斜支撑的参数和要求,促使智能化软件通过自动化建模和分析工具,实现斜支撑的几何形状和装配性能的优化。希望本研究能为装配式建筑设计智能化领域的发展和后续开发提供有益参考。

  • 基于多功能融合与活力释放的城市文体建筑开放空间设计策略探索
    作者:席琛 徐怀业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文体建筑面临着需求多样化和空间利用率不高的问题。本文以多功能融合和活力释放为核心理念,探讨城市文体建筑开放空间的创新设计策略。文章选取粤海街道文体中心、深圳市南山区蛇口街道文体中心等国内外典型案例,深入分析其功能叠加、动态流线循环和互动开放共享空间的设计特点。通过揭示这些策略在提升空间利用率、激发社区活力和促进文化交流方面的作用,本研究为我国城市文体建筑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 高层住宅建筑设计中融入低碳设计理念的策略探讨
    作者:王子阳
    摘要:高层住宅建筑在城市化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其建设与运营常伴随着高碳排放。为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融入低碳设计理念已成为当今建筑业的重要趋势之一。本文通过对低碳设计理念的阐述,探讨了在高层住宅建筑中融入低碳设计理念的策略。关键策略包括利用能源效率照明系统、高效绝缘和隔热、太阳能光伏板、高效供暖和制冷系统、节水设施以及可持续建筑材料等。这些策略有望降低高层住宅建筑的碳排放,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 1... << 286287288289290291292293294295 >> 1800
    主办单位:《城市建设》杂志社有限公司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8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00016
    期刊出版许可证:京期出证字第 1622 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69号
    《城市建设》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781X   国内统一刊号:CN 11-5897/F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2104   国内统一刊号:CN 11-9313/TU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3257595   投诉举报邮箱:qzlx@zgcsjs.org.c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