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山体坡地建筑设计技术研究
    作者:王孟翔
    摘要:依山而建的坡地建筑,在城市环境下既能节约用地也可以带来丰富的空间体验,而对于山区城市或景区建筑而言,则是融入自然环境契合地势的必要设计要求。针对此类建筑而言,无论是地震作用、室外环境条件、雨雪气候条件、以及风荷载等和平地建筑相比,都体现出一定的放大效应,与此同时,受限于底部不等高嵌固的特点,通常建筑的结构设计指标很难符合规范要求。

  • 海南中线磁浮建设方案研究
    作者:刘博诗 黄艳磊 祝志飞 徐平 宋洪锐
    摘要:结合项目功能定位、建设必要性、区域路网布局、经济据点分布、环境敏感区及地形地质条件等控制因素,从线路长度、工程投资、运行时分、功能定位及路网结构、主要工程设置条件、对环境敏感区的影响、拆迁实施难度等多方面对海南中线磁浮的建设方案进行科学合理的比选论证。

  •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特点与剪力墙设计
    作者:吴旗英
    摘要:本文探讨了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特点与剪力墙设计方法。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方面,需考虑如何增强竖向荷载承载能力、提高抗风及抗震性能等相关问题、结构整体性与稳定性要求更加严格等特点,同时如何减小结构自重也至关重要。而在剪力墙设计方面,需关注剪力墙布置与分布、开洞等构造处理方法,以及剪力墙与其他结构体系的协调。综合考虑这些因素,能够有效指导高层建筑结构与剪力墙的优化设计,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及经济实用性。

  • 现代建筑思潮影响下的中国现代建筑形式的形成——1952—1977年上海现代建筑的发展研究
    作者:王中田
    摘要:1952年,新中国进入全面新经济改革时期。此后的一段时期,中国建筑业虽然经历了前苏联建筑的影响,以及中国传统建筑民族风格的影响,但是,现代主义建筑思潮的影响却是最深。这些影响一方面体现在大学建筑专业的教学改革中,一方面体现在建筑师们的建筑创造实践中。通过梳理上海在(1952—1977年代)建成的代表性建筑作品,及同济大学建筑专业的理论成果,我们可以发现这一时期中国建筑在创作上开始受到现代主义建筑思想的影响,建筑形式具有现代主义建筑的特征。

  • 城市更新和风貌保护的设计——以苏州古城34、35、36、42、43号街坊城市设计为例
    作者:胡芬
    摘要:在城市化进程中,许多城市面临着老旧街区和建筑物的问题,这些老旧街区和建筑物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但又面临着功能落后、设施陈旧、环境脏乱等挑战。同时,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也导致了城市面貌的日新月异,传统文化与历史建筑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城市更新和风貌保护的设计需要平衡城市现代化发展与传统文化保护之间的矛盾,保护城市的历史遗产和独特风貌,同时满足城市的现代功能需求,为城市建设和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本文结合实际,对城市更新和风貌保护的设计要点进行详细分析。

  • 基于自然元素的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雨林广场景观设计研究
    作者:郭霖刚 李健 张弯弯 谭晓东
    摘要: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广场不仅是游客进出的集散地,也是公园形象的展示地,更是传播雨林文化的书园地。在场地中运用雨林文化,融入高山、流水、磐石等自然元素,烘托“雨林画境”的设计主题。以雨林植物、自然巨石、热带雨林奇观等自然元素,营造大小不同的绿色空间,表达和深化场地的内涵、品性、情操,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本文结合实地场地,通过系统设计展现出“素晖射流濑,翠色绵森林”的生动景象,描绘公园自然风光的雨林画境。现以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雨林广场景观设计为例,说明自然元素在广场设计中的融合与应用。

  • 太阳能―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在学校公寓的设计应用
    作者:诸葛梦晴
    摘要:本文以某高校学生宿舍太阳能―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为例,介绍了太阳能―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在该项目中的设计应用。首先对项目所在区域的气象数据进行分析,确定了系统设计运行所需的相关参数。然后结合项目所在区域气候特点、设备配置、工程造价等因素,提出了采用太阳能―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为该工程提供生活用水的方案。最后介绍了该项目中太阳能―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在实际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结果表明:该系统可满足校园内学生日常生活所需的热水,为校园内学生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有效地提高了校园内学生们的生活质量。

  • 建筑工程中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的设计与效能评估
    作者:郑灿锋
    摘要: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日益严重,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成为建筑工程领域的重要议题。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作为一种可持续水资源管理方法,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探讨了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在建筑工程中的设计原理,并从技术效能的角度进行了评估。首先,本文介绍了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其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其次,对系统的设计要素进行了深入讨论,包括雨水收集面积、收集与储存设施、水质处理等。然后,通过对已建成项目的实测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评估了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在节水、节能、减少雨水径流等方面的效能。最后,结合当前存在的挑战和问题,提出了进一步优化和推广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的建议,以促进可持续建筑工程的发展。

  • 谈建筑深基坑工程监理的重要性及创新实践
    作者:易朝晖
    摘要:我国新时期城市化改造进程在创新科技发展的推动下加速推进,建筑深基坑工程作为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质量和安全性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在工程建设实施重要过程中,监理工作是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对于保证深基坑工程质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将进行初步探究建筑深基坑工程监理的重要性及创新实践,以期为同行提供研究参考。

  • 基于BIM技术建筑工程管理中风险评估与控制策略研究
    作者:吕 猛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风险评估与控制策略。通过对BIM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建筑工程中的风险因素,制定相应的风险评估和控制策略,以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和效率。以期为建筑工程管理者提供宝贵的参考和指导,促进建筑工程管理的现代化和智能化发展。

  • 1... << 332333334335336337338339340341 >> 1800
    主办单位:《城市建设》杂志社有限公司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8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00016
    期刊出版许可证:京期出证字第 1622 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69号
    《城市建设》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781X   国内统一刊号:CN 11-5897/F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2104   国内统一刊号:CN 11-9313/TU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3257595   投诉举报邮箱:qzlx@zgcsjs.org.c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