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不同文献来源的多种解释 ——关于城市紫线概念的源头误导
    作者:余颖 肖云
    摘要:城市紫线是历史文化街区和街区外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界线,作为城市五线之一,在《城市紫线管理办法》中有明确的定义,但在实际规划过程中却存在大量从业人员把文物保护单位划入城市紫线的现象。本文通过分析《城市规划原理》和其它相关教科书以及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试图从源头探析错误原因。

  • 基于百姓获得感的城乡规划历史审思与新时代响应策略
    作者:杨帆 严剑锋 封珍珍 崔涛
    摘要:随着城市规模和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城市病、环境恶化等各种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制约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城乡规划作为城乡建设发展的纲领遵循,应将城市建设管理领域革弊创新作为当前的首要任务。本文以百姓获得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系统剖析城乡规划制度存在问题,提出增添百姓获得感的城乡规划制度改革方向和策略。研究认为,规划目标导向、规划理念、技术手段、许可制度、公众参与制度等均是城乡规划系统性改革的重要方向。

  • 基于“三生空间”的玉州区国土空间优化方法探索
    作者: 冯瑛
    摘要:针对近年来城镇化建设的快速推进,为了解决规划边界交叉重叠引起的多部门之间“打架”等问题。本文以提高空间价值、降低空间破碎度和提升空间与空间之间的协调度为目标,充分利用“三生空间”研究成果,改进了空间价值核算模型,以3类目标函数构建研究区国土空间优化模型。研究结果显示:优化后的国土空间价值比城市总体规划高42%,比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高41%;优化后的国土空间紧凑度比城市总体规划高33%,比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高35%;优化后的国土空间协调度比城市总体规划高6%,比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高12%。研究表明:该方法有效地解决“多规合一”背景下国土空间冲突问题,适用性强。提高了研究区的空间价值,同时优化了空间布局。

  • 电力新能源开发利用与电气节能措施分析
    作者:李舒
    摘要:现代经济社会背景下,客观上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也促进了我国的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在此基础上,电力资源作为保障人们基本生活的物质前提,对电力资源同样提出了更大的需求。目前来看,我国传统电力资源开发主要使用煤炭、石油等不可再生原料,这导致我国资源储备不断降低,难以满足可持续发展需求。对此,当务之急是能够做好电力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包括但不限于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核能等。电力新能源的利用,一方面能够缓解我国资源、能源紧张问题,保证电力供给持续性和稳定性;另一方面也能够减少生态环境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同时,在电力新能源开发利用的基础上,也需要一并做好电气节能措施的优化。因此,文章立足问题,提出几点建议,以备后续参考。

  • 电力输变电工程建设及安全管理研究
    作者:唐亚迪
    摘要:在电力行业,输变电作为重要模块组成,关乎着正常的供电服务品质。因此,做好输变电工程建设至关重要。有关单位须形成良好安全意识,健全管理工作机制,以优化整个工程建设环境,突出建设质量。本文主要分析在输变电工程领域,做好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掌握当前的管理现状,并从管理思想意识、工作机制、服务体系、人员素质等多个方面着手,探索有效管理路径。

  • 城市商业配比与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关系研究
    作者:徐飞鸣
    摘要: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商业配比的合理性已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商业配比涉及到城市商业服务的分布、布局和规模等多个方面,对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影响。本文探讨了城市商业配比与城市居民生活质量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了商业配比对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城市商业配比的合理性与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存在着正相关关系,而商业配比的不合理性则会对城市居民生活质量产生负面影响。因此,通过合理调整城市商业配比并提高商业服务质量,可以有效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本文以期为城市规划部门及商业服务业提供参考,以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 大数据技术在水生态环境工程分析中的应用
    作者:张云
    摘要:大数据技术中数据多样性、多样、真实性的多种特点,十分符合水生态环境工程分析的需要。水生态环境正因为其多变性且需要进行海量的数据收集,导致水生态环境分析工作的开展难度极大,但在大数据技术的帮助下,能够进行完善的水生态环境分析,为水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依据。本文试探性分析大数据技术与水生态环境工程的有效融合,以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为基础,探索优化大数据技术在水生态环境工程分析中的应用方法,为水生态环境工程的发展助力。

  • 浅谈影响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主要因素
    作者:李骁宇
    摘要:水利工程普遍具有施工周期长、工艺复杂以及造价高等特点,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涉及到大量复杂且繁琐的内容,为保证水利工程能够高质量竣工,需要联系工程的现实情况,加强施工质量控制,以提升整体施工水平,为工程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针对影响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主要因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其中涵盖了提升施工人员综合素养,完善优化质量管理机制以及科学应用施工工艺等,旨在保证水利工程施工质量和效率,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 基于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的市政给排水建设研究
    作者:刘美霞
    摘要:为了优化市政给排水设计,贯彻落实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需要对当前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引起重视,根据不同季节雨水的变化规律,运用绿色发展理念推动城市化建设。通过分析海绵城市建设理论在给排水工程建设中的使用优势,探讨当前市政道路给排水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或可制定出更具有可行性的市政给排水建设方法和策略,让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得到全面的渗透和运用。

  • 浅析水利水电工程中的水库水闸设计
    作者:姚崇武
    摘要:对于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而言,水库水闸的设计与建设关乎着国民生命财产安全,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人口速度成倍增涨,人地矛盾日益提升突出。通过“围湖造田”等手段发展农业,开发耕地,致使湖泊面积明显减少,湖泊调节作用不断减弱,致使雨季来临后大量雨水汇集形成洪灾。故水库水闸的设置,有助于合理调节水库水位,达到排涝防洪的作用。要重视水闸设计的合理性与适用性,设计时应充分运用科学及创新设计手段,导入数据化、可视化、信息化系统对水库及水闸数据进行监测,及时有效的对水位进行调节。所以,本文充分结合水利水电工程项目,针对性分析水库水闸设计,为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水闸设计与施工提供经验交流。

  • 1... << 445446447448449450451452453454 >> 1800
    主办单位:《城市建设》杂志社有限公司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8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00016
    期刊出版许可证:京期出证字第 1622 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69号
    《城市建设》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781X   国内统一刊号:CN 11-5897/F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2104   国内统一刊号:CN 11-9313/TU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3257595   投诉举报邮箱:qzlx@zgcsjs.org.c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