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 - 总第336期
P. 3
????
提高城镇化率 促进经济增长
〉〉王克剑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回顾过去5年工作和历史性变革时指出,“我国城镇化率年
均提高1.2个百分点”。
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2个百分点,意味着什么呢?
城镇化是我国最大的内需潜力和发展动能所在,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对全面建设社会主
义现代化国家意义重大。城镇化发展有利于扩大内需,提高生产效率,促进要素资源优化配
置,增强经济辐射带动作用,提高广大人民群众享有的公共服务水平。
党中央、国务院多年来就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使我国城
镇化水平快速提高。国家统计局披露,2016年,我国城镇常住人口比重为57.35%,与2012年相
比,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4.78个百分点,年均提高1.2个百分点;城镇常住人口增加8116万人,
年均增加2029万人。
随着户籍制度改革和解决“三个一亿人”城镇化问题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农业转移人口通
过落户城镇和办理居住证享受了城镇居民待遇。统计显示,2016年,我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
41.2%,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差距为16.15个百分点,比2012年缩小1.1个百分点。
在城镇化率提高的背后,城镇化质量也在不断改进。城镇基础设施水平明显提升,居民生
活质量得到改善,市民化制度性障碍逐步消除,城市包容性得到提高。此外,城镇化发展不再是
单一模式,各地结合自然资源禀赋、产业发展基础,形成了一些特色城镇化的建设模式,推动了
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实践证明,我国城镇化潜力巨大。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距离发达国家80%的平均水平还
有很大差距。一般认为,城镇化率由30%上升到70%的过程为经济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如
果再考虑到目前我国城镇化率中包括了1亿左右的常住城镇的农民工,以及城市基础设施质
量、人均拥有量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的差距等因素,我国城镇化进程所蕴含的经济增长动力
将更大。
现在,我国已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经济发展到了关键时期,城镇化也到了一个历史关
头,能否建立起一套新体制、新机制至关重要。
我们一定要根据重点任务,在重点领域实现制度突破,比如进一步出台完善户籍制度改革
的相关内容,城乡养老事业与医疗制度衔接,生态补偿等制度。特别是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为主线,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创新体系、现代基础设施体系、现代城乡体系,实现更高
质量、更好效益发展。
总之,要将影响城镇化发展的各种要素综合起来,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建立起适合推进城
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提高城镇化率。
1
2017.11.25
WWW.ZGCSJS.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