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 - 10月刊
P. 3

????











                    提升城乡建设质量 共享城乡发展机遇





                    〉〉王克剑



                        在欢庆建国72周年之际,回顾建国至今,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建设发展事业成就显著。在
                    “十四五”开局之年,如何推进我国城乡建设事业更好发展,不仅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也事关百姓的切
                    身利益。
                        在系统、科学、理性推进城市建设过程中,我国城镇数量灿若星辰,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3.89%;城市
                    的承载力、宜居性和包容度不断增强,城市面貌换新颜,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承载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城
                    市群、都市圈不断扩大,居民生活质量和城市运行效率节节升高;城市路网四通八达,物流体系愈加完善,区
                    域协调发展助力更多城市高质量发展。
                        尽管城市建设取得斐然成就,但困扰城市发展的问题仍然存在,在建设宜居、创新、智慧、绿色、人文、韧
                    性城市的道路上仍有很长的路要走。为此,应当继续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打造人民生产生
                    活的高品质空间;不断加快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推进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的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不断提升城市人居环境,增加绿地面积并提升森林覆盖率,继续推进垃圾分类,消除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涵
                    养城市生态环境,坚持走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加
                    强对城市人文历史保护,让城城不同、风貌各异,让望山见水记乡愁的美好愿景真正实现;提升城市规划建设
                    治理水平,有序推进城市更新,深化城市体检工作,完善城市功能,补齐城市短板,强化城市治理中的风险防
                    控,进一步提高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的城市治理水平,让城市更具韧性;继续健全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
                    促进区域间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城市连接着乡村,乡村是城市兴旺的载体,城市与乡村相互促进、共生共荣。在消除绝对贫困后,做好脱贫
                    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让乡村振兴的壮美篇章徐徐展开。随着乡村地区危房改造工作的推进,乡村地区
                    住房安全短板被补齐;随着乡村地区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开展,乡村地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随着乡村地区传
                    统村落保护工作的推进,乡村地区的乡土风貌、文明遗产得到有效保护;随着乡村地区产业集群的发展,乡村
                    地区经济转型、绿色发展的步伐逐渐加快,百姓生活更加富裕且便利……
                        接下来,要继续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构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
                    村新风貌。要加快城乡融合体制机制建设,重塑城乡关系,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让人民共享时代发展成
                    果;要不断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加快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走绿色兴农、质量兴农、科技兴农之
                    路;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增强生态系统整体性,推进美丽
                    宜居乡村建设;要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兴盛乡村文化,保护乡村历史文化遗产,让乡村风貌特征独具魅力;
                    要加强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大力提升乡村教育水平,不断增强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要创新乡村治
                    理体系,补齐公共服务短板,用智慧化、科技化等先进技术,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巩固乡村治理成效,更好服务
                    乡村百姓。
                        72年来,我国城乡发展建设成色十足,未来,我们要接续奋斗,让城乡建设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
                    人民。





                                                                                                          1
                                                                                                   2021.10.20
                                                                                                   WWW.ZGCSJS.ORG.CN
   1   2   3   4   5   6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