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 - 11月刊
P. 17

部长之声







              深化,各部门生态环境保护职责更加明                度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不断建                并重。纪检监察机关、组织(人事)部
              确和优化。同时,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涉                立完善相关政策制度体系。                     门、审计部门和督察检查部门按照职责
              及面广,具体事项繁多,有必要从制度上                   建立具体事项牵头部门明确机制。              权限,加强监督检查、强化执纪问责,推
              进一步细化。制定出台《意见》,有利于               《意见》提出,承担重要生态环境保护                动责任落实。同时,注重选配贯彻新发
              推动职能部门更好履行生态环境保护职                职责的国务院有关职能部门要根据“三                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特别是坚持绿
              责,落实生态环境保护“一岗双责”。                定”规定和责任清单确定的相关职责,                色发展理念、善于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
                  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               梳理明确本部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具                 作并且成效明显的干部,为敢于担当的
              力现代化的重要抓手。生态环境治理                 体事项。地方党委和政府要结合实际,                干部担当,为敢于负责的干部负责,营
              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                确定生态环境保护各具体事项的牵头部                造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
              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门,建立常态化牵头部门确定机制。通
              《意见》对各地区各部门落实生态环                 过明责知责,梳理细化生态环境保护事
                                                                                切实抓好《意见》的贯彻落实
              境保护职责提出要求,明确加强组织领                项,把工作落细落小落实、落到具体责
              导、强化统筹协同、完善体制机制、严                任牵头部门,切实做到事情有人管、责任                   《意见》以推动落实生态环境保护
              格监督考核,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                有人担、能力有保障。                       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为重点,工作要
              水平保护。制定出台《意见》,有利于推                   加强工作落实情况督办。《意见》              求与具体部署紧密结合,各项制度安排
              动完善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                明确,省级党委常委会会议、政府常务                扎实有效,必须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实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强化权责明晰、                会议应当定期研究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提高思想认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
              协调联动、齐抓共管的生态环境治理体                听取政府领导班子成员分管领域生态                 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
              系,是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                环保责任落实情况。市、县级党委和政                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
              力现代化的重要实践和积极探索。                  府负责同志要根据实际情况到现场开展                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将贯彻落
                                               督查督办或牵头负责推动落实。有关职                实《意见》与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
                                               能部门每年专题向同级党委和政府报告                思想相结合,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
              准确把握《意见》的内涵要求
                                               牵头负责的具体事项落实情况。进一步                高度谋划发展,采取有力措施把各项要
                  《意见》按照管发展的、管生产的、             细化完善地方党委和政府对生态文明建                求落实到工作中。
              管行业的部门必须按“一岗双责”要求                设的领导责任,切实督促指导有关职能                    抓好工作落实。国务院有关职能部
              抓好工作的总体要求,坚持问题导向、                部门在履行生态环境保护职责中敢担                 门按要求及时梳理明确生态环境保护具
              明责尽责、权责一致、谁审批谁负责、依               当、能负责。                           体事项并向社会公开,加强对牵头负责
              法依规、奖惩并重的工作原则,就充分                    强化履职尽责监督保障。《意见》              的生态环境保护重点任务的部署推进、
              发挥各部门职能作用,形成生态环境保                要求,牵头部门应当推动落实相关工作                监督指导,不断完善政策制度和体制机
              护工作合力提出有力举措。                     目标、措施和要求,对工作推进不力的                制。各地区结合实际,研究确定生态环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意               配合部门,应加强沟通、协调和提醒。建               境保护具体事项牵头部门,逐级压实生
              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深入学习贯                立完善生态环境部门会同有关职能部门                态环境保护责任。
              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新                和公安、检察、法院等机关的联动机制,                   加强统筹协调。生态环境部切实履
              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贯彻                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配合,确                行好对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主要
              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决扛起生                保破坏生态环境涉嫌违法犯罪案件及时                职责和统一监督管理职责,会同国务院
              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政治责                 移送、立案、侦查、起诉、审判,依法追究              有关职能部门对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
              任。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加强                 刑事责任,切实充分发挥各部门监督保                任情况、做法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分
              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领导,不断推动                障作用,支持有关职能部门依法履职。                析,提出意见建议,重大情况及时向党
              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                    坚持激励和约束并重。《意见》明              中央、国务院报告。
              责”,各有关职能部门要从讲政治的高                确,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                                        董淼编辑




                                                                                                          15
                                                                                                   2022.11.20
                                                                                                   WWW.ZGCSJS.ORG.CN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