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 - 城市建设 23年 10月刊
P. 19

部长之声










                      探索在重大项目、重点工程谋划阶段明确自主可                     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
                      控目标,积极应用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技术产                    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很多国有企业
                      品,在应用过程中不断促进技术产品的完善和迭                     分布在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
                      代升级,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不断打                    和关键领域,要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筑牢“防”
                      通从科技强到企业强、产业强、经济强的通道。                     的底线、提升“稳”的能力,关键时刻发挥好兜底
                                                                托底作用。
                                                                   切实强化与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基础设施
                      充分发挥产业引领作用,助力我国现代化
                                                                建 设。积极 服务和推 进 铁 路、公路、水 运、航
                      产业体系建设
                                                                空、物流等 基础设 施建 设,促 进形成安全、便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技术基                   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综合交通体系。强化国
                      础。产业竞争力关乎国家竞争力,只有持续推动产                    有资本对电网、石油天然气管网、江河主干水
                      业升级,才能不断塑造新的国家竞争优势。国有                     网、信息通信网等领域投入,加强新一代移动通
                      企业应当放眼全球、主动作为,打造现代产业链                     信、人工智能、算力网络、卫星互联网、工业互
                      链长,在全球新一轮产业竞争中掌握战略主动。                     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更好维护国家骨干
                          促进我国提升全球产业分工地位和话语权,                   网络安全。
                      坚持国际化经营方向。加强对外开放合作,完善面                       切实保障与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能源资源供
                      向全球的生产服务网络,通过对外投资并购、优                     给。加大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力度,保持原油和天然
                      化全球布局、打造国际品牌,强化全球价值链掌                     气稳产增产,加快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增加风
                      控力,增强主动运用、积极引领塑造国际规则的能                    光储氢等清洁能源供给,优化国有资本在海外能
                      力,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契机,带动中国                    源资源、关键战略性矿产资源、物流枢纽及远洋
                      装备制造、技术、标准和服务共同“走出去”,不断                   运输等领域布局,增强种业研发能力、海外粮源及
                      向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迈进。                           国际粮食贸易掌控能力,扩大我国在能源、资源、
                          引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深入实施产业基础再                  粮食等基础性保障领域的战略纵深。
                      造工程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工作,加快技术改                       切实维护与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产业链供应
                      造和设备升级,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推动传统产                    链安全。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在关系国
                      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增强高铁、电力装备、                   家安全的领域和节点构建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
                      新能源、通信设备等领域的全产业链优势,全面提                    国内生产供应体系,不断提高我国产业链供应链
                      升我国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稳定性和竞争力。
                          带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化发展。加强与民                      国务院国资委将积极当好国有企业增强核心
                      营企业等各类所有制企业在新领域新赛道的互利                     功能、发挥重要作用的组织者、推动者,围绕提升
                      合作,大力发展集成电路、工业母机、新一代移动                    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强核心功能,扎实推进国有企
                      通信、工业软件、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                    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加快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
                      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科技含量高、带动作用大的                    构,推动国有经济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
                      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孵化未来产业,加快构                    的重要行业集中,向提供公共服务、应急能力建设
                      建集群化发展优势,努力抢占科技革命和产业变                     和公益性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集中,向前
                      革的制高点。                                    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推动国有企业当好服
                                                                务国家战略、保障改善民生、发展实体经济的“长
                                                                期资本”“耐心资本”“战略资本”,真正成为堪当
                      充分发挥安全支撑作用,有力保障国家战
                                                                时代重任的大国重器、强国基石。
                      略安全
                                                                                                董淼编辑
                          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



                                                                                                          17
                                                                                                   2023.10.20
                                                                                                   WWW.ZGCSJS.ORG.CN
   14   15   16   17   18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