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 - 城市建设 24年 3月刊 印刷
P. 17

心技术攻关力度,实施农机装备补短板                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                套政策。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
              行动。严守耕地红线,完善耕地占补平                合起来,加快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                强国。
              衡制度,加强黑土地保护和盐碱地综合                展的区域经济格局。
              治理,提高高标准农田建设投资补助水                    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我国城镇化
                                                                                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
              平。各地区都要扛起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还有很大发展提升空间。要深入实施新
                                                                                新社会治理
              责任。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必须践                型城镇化战略行动,促进各类要素双向
              行好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始终把饭碗                流动,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把加                    国务院总理李强3月5日在政府工作
              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摆在突出位置,                报告中介绍今年政府工作任务时提出,
                  毫不放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完善“人地钱”挂                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
              加强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确保不                钩政策,让有意愿的进城农民工在城镇                治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发生规模性返贫。支持脱贫地区发展特                落户,推动未落户常住人口平等享受城                履行好保基本、兜底线职责,采取更多
              色优势产业,推进防止返贫就业攻坚行                镇基本公共服务。培育发展县域经济,                惠民生、暖民心举措,扎实推进共同富
              动,强化易地搬迁后续帮扶。深化东西                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使县城                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不断增强人民
              部协作和定点帮扶。加大对国家乡村振                成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载体。注重以城                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兴重点帮扶县支持力度,建立健全农村                市群、都市圈为依托,促进大中小城市                    多措并举稳就业促增收。就业是最
              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常态化帮扶                 协调发展。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                基本的民生。要突出就业优先导向,加
              机制,让脱贫成果更加稳固、成效更可                设。稳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进“平                强财税、金融等政策对稳就业的支持,
              持续。                              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中村改                加大促就业专项政策力度。落实和完善
                  稳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深化农村              造,加快完善地下管网,推动解决老旧                稳岗返还、专项贷款、就业和社保补贴
              土地制度改革,启动第二轮土地承包到                小区加装电梯、停车等难题,加强无障
              期后再延长30年整省试点。深化集体产               碍、适老化设施建设,打造宜居、智慧、
              权、集体林权、农垦、供销社等改革,促               韧性城市。新型城镇化要处处体现以人
              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着眼促进农                为本,提高精细化管理和服务水平,让
              民增收,壮大乡村富民产业,发展新型                人民群众享有更高品质的生活。
              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培养用好                    提高区域协调发展水平。充分发挥
              乡村人才。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大                各地区比较优势,按照主体功能定位,
              力改善农村水电路气信等基础设施和公                积极融入和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入
              共服务,加强充电桩、冷链物流、寄递配               实施西部大开发、东北全面振兴、中部
              送设施建设,加大农房抗震改造力度,                地区加快崛起、东部地区加快推进现代
              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宜居宜业                化等战略,提升东北和中西部地区承接
              和美乡村。                            产业转移能力。支持京津冀、长三角、粤
                                               港澳大湾区等经济发展优势地区更好发
                                               挥高质量发展动力源作用。抓好标志性
              推动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
                                               项目在雄安新区落地建设。持续推进长
              大力优化经济布局
                                               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推动黄河流域生
                  国务院总理李强3月5日在政府工作             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支持革命老区、
              报告中介绍今年政府工作任务时提出,                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加强边疆地区建
              推动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大力优                设,统筹推进兴边富民行动。优化重大
              化经济布局。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                生产力布局,加强国家战略腹地建设。
                                                                                 3月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人民
              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把               制定主体功能区优化实施规划,完善配                 大会堂开幕。新华社记者 张领 摄

                                                                                                          155
                                                                                                   2024.03.20 1
                                                                                                   2024.03.20
                                                                                                   W WWW.ZGCSJS.ORG.CNWW.ZGCSJS.ORG.CN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