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 - 19年12月刊
P. 16

时政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
              真贯彻落实。《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全文如下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完善产权保护制度最重                   商标法、著作权法等修改完善。完善地理标志保护
                     要的内容,也是提高我国经济竞争力的最大激励。为                    相关立法。加快在专利、著作权等领域引入侵权惩罚
                     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                     性赔偿制度。大幅提高侵权法定赔偿额上限,加大
                     决策部署,进一步完善制度、优化机制,现提出如下                    损害赔偿力度。强化民事司法保护,有效执行惩罚性
                     意见。                                        赔偿制度。研究采取没收违法所得、销毁侵权假冒商
                                                                品等措施,加大行政处罚力度,开展关键领域、重点
                                                                环节、重点群体行政执法专项行动。规制商标恶意
                     一、总体要求
                                                                注册、非正常专利申请以及恶意诉讼等行为。探索加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                    强对商业秘密、保密商务信息及其源代码等的有效
                     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                    保护。加强刑事司法保护,推进刑事法律和司法解释
                     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的修订完善。加大刑事打击力度,研究降低侵犯知识
                     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保护知                    产权犯罪入罪标准,提高量刑处罚力度,修改罪状表
                     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的理念,坚持严格保护、统筹协                    述,推动解决涉案侵权物品处置等问题。强化打击侵
                     调、重点突破、同等保护,不断改革完善知识产权保                    权假冒犯罪制度建设,探索完善数据化打假情报导
                     护体系,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社会治理                   侦工作机制,开展常态化专项打击行动,持续保持高
                     手段强化保护,促进保护能力和水平整体提升。力争                    压严打态势。
                     到2022年,侵权易发多发现象得到有效遏制,权利人                     (二)严格规范证据标准。深入推进知识产权
                     维权“举证难、周期长、成本高、赔偿低”的局面明                    民事、刑事、行政案件“三合一”审判机制改革,完
                     显改观。到2025年,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达到并                  善知识产权案件上诉机制,统一审判标准。制定完善
                     保持较高水平,保护能力有效提升,保护体系更加完                    行政执法过程中的商标、专利侵权判断标准。规范司
                     善,尊重知识价值的营商环境更加优化,知识产权制                    法、行政执法、仲裁、调解等不同渠道的证据标准。
                     度激励创新的基本保障作用得到更加有效发挥。                      推进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立案标准协调衔接,完善
                                                                案件移送要求和证据标准,制定证据指引,顺畅行政
                     二、强化制度约束,确立知识产权严保护政                        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制定知识产权民事诉讼证据
                     策导向                                        规则司法解释,着力解决权利人举证难问题。探索
                                                                建立侵权行为公证悬赏取证制度,减轻权利人举证
                         (一)加大侵权假冒行为惩戒力度。研究制定知                  责任负担。
                     识产权基础性法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加快专利法、                       (三)强化案件执行措施。建立健全知识产权






               14 2019.12.20
              WWW.ZGCSJS.ORG.CN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