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 - 城市建设 24年 7月刊
P. 12
高层
帜鲜明反帝、反殖、反霸,摒弃了穷兵黩武、以强
凌弱的丛林法则,为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
合理方向发展奠定了重要思想基础。
历经70年岁月洗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
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共同财富,值得悉心珍视、继
承、弘扬。在此,我谨对共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
原则的老一辈领导人表示深切缅怀,对长期以来
坚持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各国有识之士致
以崇高敬意!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历史的接力一棒接着一棒向前奔跑,人类
进步事业在对时代之问的回答中一程接着一程
向前迈进。70年前,面对热战的惨痛浩劫和冷
战的分裂对峙,那一代人为了维护和平、捍卫主
6月28日上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习近平出席纪念大会并发表题为《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 权,给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历史答案。这个
体》的重要讲话。这是会前,习近平同与会嘉宾亲切交流。新华社记者 黄敬文 摄
答案经受住了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不仅没有褪
色过时,反而焕发出更加引人注目的光芒。70年
利、义务、责任相统一的国际法治精神。五项原 后的今天,面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
则涵盖国与国在政治、安全、经济、外交等方面 建设这个世界”的重大课题,中国又给出了构建
和平共处的基本规范,为各国践行国际法治精 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时代答案。现在,构建人类
神、建立正确相处方式提供了准确清晰、行之有 命运共同体已经从中国倡议扩大为国际共识,从
效的行为准则。 美好愿景转化为丰富实践,有力推动世界走向和
第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不同社会制度国 平、安全、繁荣、进步的光明前景。
家建立和发展关系提供了正确指导。凡是遵循五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和平共处五项
项原则,即使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历史文 原则一脉相承,都根植于亲仁善邻、讲信修睦、
化和宗教信仰不同、发展水平和体量规模不同的 协和万邦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彰显了中国外
国家,也完全可以建立和发展相互信任和友好合 交自信自立、坚持正义、扶弱扬善的精神风骨,都
作的关系。五项原则为和平解决国家间历史遗留 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问题及国际争端开辟了崭新道路,超越了“集团 的世界情怀,都展现了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政治”、“势力范围”等陈旧狭隘观念和对立对 的坚定决心,是新形势下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最
抗思维。 好的传承、弘扬、升华。
第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发展中国家团 这一理念立足于国与国命运交织、休戚与共
结合作、联合自强汇聚了强大合力。五项原则凝 的客观现实,树立了平等和共生的新典范。中国
结了发展中国家对改变自身命运、追求变革进步 主张各国不分大小、强弱、贫富都是国际社会平
的深刻思考。在五项原则激励和鼓舞下,越来越 等一员,在国际事务中利益共生、权利共享、责
多亚非拉国家相互声援和支持,奋起抵御外来干 任共担,各国携手应对挑战、实现共同繁荣,建
涉,成功走出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五项原则还 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
促进了南南合作,推动了南北关系改善和发展。 洁美丽的世界,推动人类社会实现更加安全、更
第四,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国际秩序改革和 加繁荣的和平共处。
完善贡献了历史智慧。五项原则的出发点就是维 这一理念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
护弱小国家在强权政治环境中的利益和诉求,旗 代潮流,开辟了和平和进步的新境界。中国呼吁
10 2024.07.20
WWW.ZGCSJS.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