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 - 城市建设 8月刊
P. 19
高层
管理体制和生产经营机制。要充分发扬学术民 深入实施文明乡风建设工程,弘扬新风正气,倡
主、艺术民主,鼓励解放思想、大胆探索,营造积 导科学精神,推进移风易俗,焕发乡村文明新气
极健康、宽松和谐的氛围,让一切文化创新源泉 象。要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构建中华传
充分涌流,让一切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 统美德传承体系,健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
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体制机制,健全诚信建设
长效机制,教育引导全社会自觉遵守法律、遵循
三、坚定不移将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引
公序良俗,坚决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
向深入
个人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要积极探索网上思
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是文化领域一场广泛而深 想道德教育分众化、精准化实施机制,创新方式
刻的变革。要聚焦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瓶颈问 方法,增强说服力感染力。建立健全道德领域突
题,以战略性、引领性改革举措不断深化改革, 出问题协同治理机制,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道
努力开创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 德问题。
(一)完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意识形态 (二)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
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党的十八大以 沉实厚重、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是一个时代文
来,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 化高度的重要标志,也是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
转变,但形势依然复杂严峻,斗争和较量有时十 的关键所在。文艺作品是文化产品最重要的组
分尖锐,必须进一步完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 成部分,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提
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马克思主义是社会 高质量作为文艺创作的生命线,推出更多优秀作
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要健全用党的创新 品,从“高原”向“高峰”迈进。要坚持出成果和
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工作体系, 出人才相结合,尊重文艺人才,尊重文艺创造,
完善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推 形成文艺精品和文艺人才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
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 坚持抓作品和抓环境相贯通,积极营造健康的文
想常态化制度化。哲学社会科学是意识形态的 化生态、活跃的文化环境,形成文艺精品和文化
重要支撑,要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 环境相互生成的生动情景。要改进文艺创作生产
工程,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面向中国田 服务、引导、组织工作机制,引导广大作家、艺术
野、解决中国问题、形成中国理论,构建中国哲学 家立足生活的深厚沃土,自觉运用中华优秀传统
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使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 文化的宝贵资源,学习借鉴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
学真正屹立于世界学术之林。舆论工作是意识 果,充分发挥个性与创造力,推出更多熔铸古今、
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顺应数字化、网络 汇通中西的文化成果。
化、智能化趋势,实施全媒体传播建设工程,用 文化遗产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
互联网思维主导资源配置,构建适应全媒体生 维系民族精神,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
产传播的工作机制和评价体系,推进主流媒体系 财富,保护好祖国的文化遗产是我们的历史责
统性变革,推动主力军全面挺进主战场。 任、神圣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遗产十分
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是意识形态 珍视,强调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历
中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要完善培育和践行社 史文化遗产,对文化遗产保护有一系列深刻论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制度机制,用社会主义核心价 述、明确要求,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要理顺
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在全党全社会形成共同理 体制机制,建立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协调机
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提高全 构,建立文化遗产保护督察制度,组织开展文化
民族文明程度。农村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要 遗产保护督察,着力推动文物古迹、古老建筑、
17
2024.08.20
WWW.ZGCSJS.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