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 - 20年 12月刊
P. 18

高层








                                  会主义文化强国,文化自信既是思想基础和先决                   文化强国建设的根本要求。要时刻牢记和主动担
                                  条件,也是根本标志和最终目的。要保持对中华                   当新时代文化使命任务,坚持把为人民服务、为
                                  文化理想和价值、生命力和创造力的高度信心,                   社会主义服务作为根本方向,把围绕中心、服务
                                  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扎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                   大局作为基本职责,把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作为
                                  实践进行文化创造、推动文化进步,大力发展面                   中心环节,在时代和实践发展中展现文化新作为
                                  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                  新气象。
                                  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努力做到以坚定的文化自
                                  信建设文化强国,在建设文化强国中不断增强文
                                                                          三、努力在“十四五”时期为建设社会
                                  化自信。
                                                                          主义文化强国打下坚实基础
                                      (三)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
                                  化建设。核心价值观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                      目标已经明确,关键在抓落实。要以高度的
                                  深层要素。一种文化能不能立起来、强起来,关                   政治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切实把《建议》部署
                                  键取决于贯穿其中的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                   的重大任务落到实处,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朝着建
                                  价值观既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又蕴                   成文化强国目标不断迈进。
                                  含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价值目标,是当代中国精                      (一)着力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文明是现代化
                                  神的集中体现,是凝聚民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                   国家的显著标志。必须把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作为
                                  量。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抓住社会主义                   建设文化强国的重大任务,坚持重在建设、以立
                                  核心价值观建设这个根本,充分发挥其主导和引                   为本,坚持久久为功、持之以恒,努力推动形成
                                  领作用。要坚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
                                  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把弘扬                   尚、行为规范。一是抓住首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
                                  包括伟大抗疫精神在内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具有强大的真理说服力、
                                  作为重中之重,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                   实践指导力,又具有强大的思想引领力、精神感
                                  保障,夯实全民族全社会休戚与共、团结奋进的                   召力。提高社会文明程度,首要的是深入开展习
                                  思想道德基础。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到                   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要
                                  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                   坚持不懈用这一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推进
                                  产传播全过程,贯穿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推动全党学
                                  现代化建设各领域,使之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人                   懂弄通做实,引导全社会坚定主心骨。二是抓住
                                  们生产生活方方面面,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                   根本。理想信念是精神之柱、力量之源。要推动
                                  价值、中国力量。                                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加强党史、新中国
                                      (四)始终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               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加强爱国
                                  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                   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弘扬党和人民
                                  文化使命任务。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我                  在各个历史时期奋斗中形成的伟大精神,引导人
                                  们党总是根据自己的历史使命和中心任务,结合                   们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坚守共同理想、实现共
                                  时代提出的重大课题,从全局上、战略上赋予思                   同梦想的信心和决心。三是抓住重点。要以加强
                                  想文化工作应当肩负起的使命任务。举旗帜、聚                   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
                                  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是以习近平同志                  为着力点,深入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实施文明创
                                  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                    建工程,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拓展新
                                  时代这个新的历史方位,着眼充分发挥文化在推                   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不断增强人们文明实践
                                  进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中重                  自觉。健全志愿服务体系,广泛开展志愿服务关爱
                                  要作用提出来的。这五个方面紧密联系、相互贯                   行动,使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通、有机统一,标定了文化建设在党和国家事业                   弘扬诚信文化,推进诚信建设。提倡艰苦奋斗、勤
                                  全局中新的坐标,是开创文化发展新局面、推进                   俭节约,开展以劳动创造幸福为主题的宣传教育。


               16 2020.12.20
              WWW.ZGCSJS.ORG.CN
   13   14   15   16   17   18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