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 - 城市建设 23年 10月刊增刊
P. 10

城市建设







                        太重视人居环境建设,重建设、轻治理,重速度、                             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2015 年 12 月
                        轻质量,重眼前、轻长远,重发展、轻保护,重地                             20 日),习近平《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
                                                                           共生》,中央文献出版社 2022 年版,
                        上、轻地下,重新城、轻老城。现在,人民群众对
                                                                           第 126 页
                        城市宜居生活的期待很高,城市工作要把创造优良
                        人居环境作为中心目标,努力把城市建设成为人与
                                                                      城市发展不仅要追求经济目标,还要追求生
                        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
                                                                   态目标、人与自然和谐的目标,树立“绿水青山
                                 《努力把城市建设成为人与人、人与自然
                                                                   也是金山银山”的意识,强化尊重自然、传承历
                                 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2015 年 12 月
                                                                   史、绿色低碳等理念,将环境容量和城市综合承
                                 20 日),习近平《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
                                                                   载能力作为确定城市定位和规模的基本依据。山
                                 共生》,中央文献出版社 2022 年版,
                                 第 125 页                           水林田湖是城市生命体的有机组成部分,不能随
                                                                   意侵占和破坏。这个道理,二千多年前我们的古
                            要增强城市内部布局的合理性,使住宅、商业、                  人就认识到了。《管子》中说:“圣人之处国者,
                        办公、文化等不同功能区相互交织、有机组合,并                     必于不倾之地,而择地形之肥饶者。乡山,左右
                        结合环境整治、存量土地再开发,逐步实现职住平                     经水若泽。”事实上,我们现在一些人与自然和谐、
                        衡,尽量减少城市内部不必要的人口移动。要以主                     风景如画的美丽城市就是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逐
                        体功能、混合用地为重要原则,不要把城市空间生                     步建成的。以杭州为例,唐代白居易立《钱塘湖
                        硬切割成几个块头很大、功能单一、相互分离的中                     石记》,确立了保护西湖的准则。五代钱镠继续
                        央商务区、居住区、购物区、科技园、大学城等,                     延续保护西湖的思路。宋代苏东坡上书疏浚西湖,
                        让居民工作、生活、就学等与居住地尽可能近、出                     提出西湖的五重价值。正是因为有了白居易、钱镠、
                        行尽可能短。城市不应该是若干封闭“大院”和“围                    苏东坡等对西湖的持续保护和风景营造,才有了
                        墙”组成的“围城”,要找到适应现代管理的安全                     现在的“人间天堂”。
                        防范措施,尽可能不再建设封闭的住宅小区,提升                             《努力把城市建设成为人与人、人与自然
                        城市的通透性和微循环能力。城市街区和道路要有                             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2015 年 12 月
                        人情味,不要单纯为汽车开道,也要为居民骑车散                             20 日),习近平《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
                        步、逛街购物、餐饮会友、休闲娱乐提供方便,形                             共生》,中央文献出版社 2022 年版,
                                                                           第 126-127 页
                        成综合功能的街区。
                                 《努力把城市建设成为人与人、人与自然
                                                                      城市建设要以自然为美,把好山好水好风光融
                                 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2015 年 12 月
                                                                   入城市,使城市内部的水系、绿地同城市外围河湖、
                                 20 日),习近平《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
                                                                   森林、耕地形成完整的生态网络。要大力开展生态
                                 共生》,中央文献出版社 2022 年版,
                                 第 125—126 页                       修复,让城市再现绿水青山。上世纪八十年代,德
                                                                   国、瑞士等国提出了“重新自然化”概念,将河流
                            住有所居是宜居的基础。要深化城镇住房制度                   修复到接近自然的程度,很值得借鉴。要停止那些
                        改革,以市场为主满足城镇居民多层次住房需求,                     盲目改造自然的行为,不填埋河湖、湿地、水田,
                        以满足新市民住房需求为主要出发点,以建立购租                     不用水泥裹死原生态河流,避免使城市变成一块密
                        并举的住房制度为主要方向。要继续完善住房保障                     不透气的“水泥板”。
                        体系,实现公租房货币化,加快城镇棚户区和危房                        要控制城市开发强度,划定水体保护线、绿地
                        改造。完善土地、财政、金融政策,落实税收政策,                    系统线、基础设施建设控制线、历史文化保护线、
                        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棚户区改造,加快老旧小                     永久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红线,防止“摊大饼”式
                        区改造。                                       扩张,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城市建
                                 《努力把城市建设成为人与人、人与自然                设运营模式。


                   8 2023.10.25
                WWW.ZGCSJS.ORG.CN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