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 - 2020.4
P. 18
时政
分中心城市市辖区规模结构和管辖范围,解决发展空间 撤并。(民政部、发展改革委、省级有关部门等负责)
严重不足问题。(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住房城乡建
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省级有关部门等负责)
四、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十一)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
设。加快印发指导意见,明确发展目标和建设任务,加大 着眼于增强人口经济承载和资源优化配置等核心功
要素保障力度和政策扶持力度,抓紧补上新冠肺炎疫情 能,健全城市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提升城市发展质量。
发生后暴露出来的短板弱项,推进环境卫生设施提级扩 (十六)补齐城市公共卫生短板。改革完善疾病预
能、市政公用设施提挡升级、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产 防控制体系,健全公共卫生重大风险研判、评估、决策、
业配套设施提质增效。(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住房城乡 防控协同机制,完善重大疫情预警、救治和应急处置机
建设部、省级有关部门等负责) 制,强化重要物资储备,推动城市群、都市圈内城市建
(十二)规范发展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强化底 立联防联控机制。整治城市环境卫生死角,建立严格检
线约束,严格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严守生态保护红线、 疫、定点屠宰、冷鲜上市的畜禽产品供应体系,健全污水
严防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严控“房地产化”倾向,进一步 收集处理和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设施。(卫生健康委、发
深化淘汰整改。强化政策激励,加强用地和财政建设性 展改革委、应急管理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城乡建设
资金保障,鼓励省级政府通过下达新增建设用地计划 部、省级有关部门等负责)
指标、设立省级专项资金等方式择优支持,在有条件区 (十七)改善城市公用设施。健全城市路网系统,完
域培育一批示范性的精品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强化 善公交专用道、非机动车和行人交通系统、行人过街设
正面引导,制定特色小镇发展导则,挖掘推广第二轮全 施。完善市政管网和排水防涝设施。健全停车场、智能
国特色小镇典型经验。(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财政 快件箱、社区菜市场等便民设施。扩大普惠性养老、幼儿
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体育总局、林草局、省级有关部门 园和托育服务供给。实施全民健康保障工程、全民健身
等负责) 提升工程、智慧广电公共服务工程。(住房城乡建设部、
(十三)推进边境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在边境地 发展改革委、教育部、民政部、卫生健康委、商务部、体
区推进潜力型城镇以产聚人、战略支点型城镇以城聚 育总局、广电总局、省级有关部门等负责)
产,打造以内陆邻近的大中城市为辐射源、边境县级市 (十八)实施新型智慧城市行动。完善城市数字化
及地级市市辖区为枢纽、边境口岸和小城镇为节点、边 管理平台和感知系统,打通社区末端、织密数据网格,
境特色小镇为散点的边境一线城镇廊带。推进兴边富 整合卫生健康、公共安全、应急管理、交通运输等领域
民行动,改善边境一线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 信息系统和数据资源,深化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城市
沿边抵边公路。实施守边固边工程。(发展改革委、财政 运行“一网统管”,支撑城市健康高效运行和突发事件
部、住房城乡建设部、自然资源部、交通运输部、省级有 快速智能响应。(发展改革委、卫生健康委、公安部、住
关部门等负责) 房城乡建设部、应急管理部、交通运输部、省级有关部门
(十四)推进大型搬迁安置区新型城镇化建设。 等负责)
顺应大型搬迁安置区转向新型城镇化建设新阶段的发 (十九)加快推进城市更新。改造一批老旧小区,完
展要求,加快推进搬迁人口市民化进程,强化产业就业 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引导发展社区便民服务。
支撑,帮助搬迁人口尽快解决稳定发展问题,适应新环 改造一批老旧厂区,通过活化利用工业遗产和发展工
境、融入新社区。(发展改革委、省级有关部门等负责) 业旅游等方式,将“工业锈带”改造为“生活秀带”、双
(十五)优化行政区划设置。统筹新生城市培育和 创空间、新型产业空间和文化旅游场地。改造一批老旧
收缩型城市瘦身强体,按程序推进具备条件的非县级政 街区,引导商业步行街、文化街、古城古街打造市民消费
府驻地特大镇设市,有序推进“县改市”“县改区”“市 升级载体,因地制宜发展新型文旅商业消费聚集区。改
改区”,稳妥调减收缩型城市市辖区,审慎研究调整收 造一批城中村,探索在政府引导下工商资本与农民集体
缩型县(市)。全面完成各省(区、市)设镇设街道标准 合作共赢模式。开展城市更新改造试点,提升城市品质
制定工作,合理推进“乡改镇”“乡(镇)改街道”和乡镇 和人居环境质量。(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展改革委、民政
16 2020.04.20
WWW.ZGCSJS.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