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 - 18年 10月
P. 19

时政









                      第三节 特色保护类村庄                                  第二节 重点攻克深度贫困
                      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特                       实施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行动方案。以解决突出
                  色景观旅游名村等自然历史文化特色资源丰富的村庄,                     制约问题为重点,以重大扶贫工程和到村到户到人帮扶
                  是彰显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统筹保                      为抓手,加大政策倾斜和扶贫资金整合力度,着力改善
                  护、利用与发展的关系,努力保持村庄的完整性、真实性                    深度贫困地区发展条件,增强贫困农户发展能力。推动
                  和延续性。切实保护村庄的传统选址、格局、风貌以及                     新增脱贫攻坚资金、新增脱贫攻坚项目、新增脱贫攻坚
                  自然和田园景观等整体空间形态与环境,全面保护文物                     举措主要用于“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推进贫困
                  古迹、历史建筑、传统民居等传统建筑。尊重原住居民                     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培育壮大集体经济,
                  生活形态和传统习惯,加快改善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环                     确保深度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
                  境,合理利用村庄特色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和特色产业,                    面小康社会。
                  形成特色资源保护与村庄发展的良性互促机制。                            第三节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第四节 搬迁撤并类村庄                                  加快建立健全缓解相对贫困的政策体系和工作机
                      对位于生存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                  制,持续改善欠发达地区和其他地区相对贫困人口的发
                  等地区的村庄,因重大项目建设需要搬迁的村庄,以及人                    展条件,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增强脱贫地区“造血”功
                  口流失特别严重的村庄,可通过易地扶贫搬迁、生态宜居                    能。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压茬推进实施生态宜居搬
                  搬迁、农村集聚发展搬迁等方式,实施村庄搬迁撤并,统                    迁等工程,巩固易地扶贫搬迁成果。注重扶志扶智,引导
                  筹解决村民生计、生态保护等问题。拟搬迁撤并的村庄,                    贫困群众克服“等靠要”思想,逐步消除精神贫困。建立
                  严格限制新建、扩建活动,统筹考虑拟迁入或新建村庄的                    正向激励机制,将帮扶政策措施与贫困群众参与挂钩,
                  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坚持村庄搬迁撤并与新                     培育提升贫困群众发展生产和务工经商的基本能力。加
                  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相结合,依托适宜区域进行安置,                    强宣传引导,讲好中国减贫故事。认真总结脱贫攻坚经
                  避免新建孤立的村落式移民社区。搬迁撤并后的村庄原                     验,研究建立促进群众稳定脱贫和防范返贫的长效机
                  址,因地制宜复垦或还绿,增加乡村生产生态空间。农村                    制,探索统筹解决城乡贫困的政策措施,确保贫困群众
                  居民点迁建和村庄撤并,必须尊重农民意愿并经村民会                     稳定脱贫。
                  议同意,不得强制农民搬迁和集中上楼。
                      第十章 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
                                                               第四篇 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
                      把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
                  优先任务,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相互促                          坚持质量兴农、品牌强农,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
                  进,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                   改革,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推
                  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动农业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持续提高
                      第一节 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
                      健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机制,夯实精准扶贫精                       第十一章 夯实农业生产能力基础
                  准脱贫基础性工作。因地制宜、因户施策,探索多渠道、                        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提高农业综合
                  多样化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路径,提高扶贫措施针对性                     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和有效性。做好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着力                     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推动县与县精准对接,推进东部产业向西部梯度转移,                         第一节 健全粮食安全保障机制
                  加大产业扶贫工作力度。加强和改进定点扶贫工作,健                         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
                  全驻村帮扶机制,落实扶贫责任。加大金融扶贫力度。                     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建立全方位的粮食安全保
                  健全社会力量参与机制,引导激励社会各界更加关注、                     障机制。按照“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要
                  支持和参与脱贫攻坚。                                   求,持续巩固和提升粮食生产能力。深化中央储备粮管




                                                                                                          17
                                                                                                   2018.10.20
                                                                                                   WWW.ZGCSJS.ORG.CN
   14   15   16   17   18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