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 - 城市建设 23年 3月刊
P. 15

持续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               加快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启动乡村建                持共商共建共享,遵循市场原则和国际
              化。我国仍处于城镇化进程中,每年有                设行动,持续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                通行规则,实施一批互联互通和产能
              上千万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完善城市                加强水电路气信邮等基础设施建设,实                合作项目,对沿线国家货物进出口额年
              特别是县城功能,增强综合承载能力。                现符合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通硬化路、                均增长13.4%,各领域交流合作不断深
              分类放宽或取消城镇落户限制,十年                 通客车,农村自来水普及率从80%提高               化。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引导对
              1.4亿农村人口在城镇落户。有序发展               到87%,多年累计改造农村危房2400多             外投资健康有序发展,加强境外风险防
              城市群和都市圈,促进大中小城市协调                万户。深化供销合作社、集体林权、农垦               控。新签和升级6个自贸协定,与自贸伙
              发展。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等改革。立足特色资源发展乡村产业,                伴货物进出口额占比从26%提升至35%
              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                促进农民就业创业增收。为保障农民工                左右。坚定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反对贸
              位,建立实施房地产长效机制,扩大保                及时拿到应得报酬,持续强化农民工工                易保护主义,稳妥应对经贸摩擦,促进
              障性住房供给,推进长租房市场建设,                资拖欠治理,出台实施保障农民工工资                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因城施策促进               支付条例,严厉打击恶意拖欠行为。                     (八)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绿
              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加强城市基础设                    (七)坚定扩大对外开放,深化互              色低碳发展。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
              施建设,轨道交通运营里程从4500多公              利共赢的国际经贸合作。面对外部环境                山的理念,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处
              里增加到近1万公里,排水管道从63万公              变化,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                理好发展和保护的关系,不断提升可持
              里增加到89万公里。改造城镇老旧小区               以高水平开放更有力促改革促发展。                 续发展能力。
              16.7万个,惠及2900多万家庭。                   推动进出口稳中提质。加大出口退                  加强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坚持精
                  (六)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大力实              税、信保、信贷等政策支持力度,企业出               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深入推进
              施乡村振兴战略。完善强农惠农政策,                口退税办理时间压缩至6个工作日以内。               污染防治攻坚。注重多污染物协同治理
              持续抓紧抓好农业生产,加快推进农业                优化外汇服务。发展外贸新业态,新设                和区域联防联控,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
              农村现代化。                           152个跨境电商综试区,支持建设一批               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86.5%、上升4个百
                  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和               海外仓。发挥进博会、广交会、服贸会、               分点。基本消除地级及以上城市黑臭水
              扩大粮食播种面积,扩种大豆油料,优                消博会等重大展会作用。推进通关便利                体,推进重要河湖、近岸海域污染防治。
              化生产结构布局,提高单产和品质。完                化,进口、出口通关时间分别压减67%和              加大土壤污染风险防控和修复力度,强
              善粮食生产支持政策,稳定种粮农民补                92%,进出口环节合规成本明显下降。关              化固体废物和新污染物治理。全面划定
              贴,合理确定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加               税总水平从9.8%降至7.4%。全面深化服            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
              大对产粮大县奖励力度,健全政策性农                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推出跨境服务贸                护红线和城镇开发边界。坚持山水林田
              业保险制度。加强耕地保护,实施黑土                易负面清单。进出口稳定增长有力支撑                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实施一
              地保护工程,完善水利设施,新建高标                了经济发展。                           批重大生态工程,全面推行河湖长制、林
              准农田4.56亿亩。推进国家粮食安全产                  积极有效利用外资。出台外商投资              长制。推动共抓长江大保护,深入实施长
              业带建设。加快种业、农机等科技创新                法实施条例,不断优化外商投资环境。                江流域重点水域十年禁渔。加强生物多
              和推广应用,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                持续放宽外资市场准入,全国和自由贸                样性保护。完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森
              率从67%提高到73%。全面落实粮食安              易试验区负面清单条数分别压减51%、               林覆盖率达到24%,草原综合植被盖度
              全党政同责,强化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                72%,制造业领域基本全面放开,金融               和湿地保护率均达50%以上,水土流失、
              产保供,始终不懈地把14亿多中国人的               等服务业开放水平不断提升。已设21个               荒漠化、沙化土地面积分别净减少10.6
              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                万、3.8万、3.3万平方公里。人民群众越
                  扎实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巩固和完              稳步推进。各地创新方式加强外资促进                来越多享受到蓝天白云、绿水青山。
              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完成承包地确权                服务,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对接力度。                    稳步推进节能降碳。统筹能源安
              登记颁证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阶段                一批外资大项目落地,我国持续成为外                全稳定供应和绿色低碳发展,科学有序
              性任务,稳步推进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                商投资兴业的热土。                        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优化能源结构,实
              营,抓好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发展,                    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坚              现超低排放的煤电机组超过10.5亿千

                                                                                                          133
                                                                                                   2023.03.20 1
                                                                                                   2023.03.20
                                                                                                   W
                                                                                                   WWW.ZGCSJS.ORG.CNWW.ZGCSJS.ORG.CN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