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 - 城市建设 23年 3月刊
P. 16

聚焦两会








              瓦,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由6.5亿千瓦增              和努力普及健康中国行动,深化医药卫                    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培育
              至12亿千瓦以上,清洁能源消费占比由               生体制改革,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                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群
              20.8%上升到25%以上。全面加强资源             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进一步缓解群众                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发展新闻出版、广
              节约工作,发展绿色产业和循环经济,                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持续提高基本医                播影视、文学艺术、哲学社会科学和档
              促进节能环保技术和产品研发应用。提                保和大病保险水平,城乡居民医保人均                案等事业,加强智库建设。扎实推进媒
              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加强绿色发展金                财政补助标准从450元提高到610元。将             体深度融合。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加强
              融支持。完善能耗考核方式。积极参与                更多群众急需药品纳入医保报销范围。                和创新互联网内容建设。弘扬中华优秀
              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为推动全球气                住院和门诊费用实现跨省直接结算,惠                传统文化,加强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传
              候治理作出了中国贡献。                      及5700多万人次。推行药品和医用耗材              承。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公共图书馆、博
                  (九)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              集中带量采购,降低费用负担超过4000              物馆、美术馆、文化馆站向社会免费开
              社会事业发展。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                亿元。设置13个国家医学中心,布局建               放。深入推进全民阅读。支持文化产业
              展思想,持续增加民生投入,着力保基                设76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全面推开公               发展。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体育健
              本、兜底线、促公平,提升公共服务水                立医院综合改革,持续提升县域医疗卫                儿勇创佳绩,全民健身广泛开展。
              平,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在发展                生服务能力,完善分级诊疗体系。优化                    (十)推进政府依法履职和社会
              中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老年人等群体就医服务。促进中医药传                治理创新,保持社会大局稳定。加强法
                  促进教育公平和质量提升。百年大              承创新发展、惠及民生。基本公共卫生                治政府建设,使经济社会活动更好在法
              计,教育为本。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                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从50元提高               治轨道上运行。坚持依法行政、大道为
              生产总值比例每年都保持在4%以上,                到84元。坚持预防为主,加强重大慢性               公,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政府的权
              学生人均经费投入大幅增加。持续加强                病健康管理。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                力来自人民,有权不可任性,用权必受
              农村义务教育薄弱环节建设,基本消除                系,组建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健全重                监督。推动完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城镇大班额,推动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                大疫情防控救治和应急物资保障体系,                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法律议案50
              女入学问题,义务教育巩固率由93.8%              努力保障人民健康。                        件,制定修订行政法规180件次。依法接
              提高到95.5%。坚持义务教育由国家统                  加强社会保障和服务。建立基本养              受同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自觉接
              一实施,引导规范民办教育发展。减轻                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连续上调退                受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负担。提升青少年健                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基础                和舆论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
              康水平。持续实施营养改善计划,每年                养老金最低标准,稳步提升城乡低保、                政协委员提案。加强审计、统计监督。持
              惠及3700多万学生。保障教师特别是乡              优待抚恤、失业和工伤保障等标准。积                续深化政务公开。开展国务院大督查。
              村教师工资待遇。多渠道增加幼儿园供                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推动老龄事业和养                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更
              给。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90%               老产业发展。发展社区和居家养老服                 好发挥作用。
              以上。职业教育适应性增强,职业院校                务,加强配套设施和无障碍设施建设,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动市域社
              办学条件持续改善。积极稳妥推进高考                在税费、用房、水电气价格等方面给予                会治理现代化,完善基层治理,优化社
              综合改革,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45.7%              政策支持。推进医养结合,稳步推进长                区服务。支持社会组织、人道救助、社会
              提高到59.6%,高校招生持续加大对中              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实施三孩生育政                工作、志愿服务、公益慈善等健康发展。
              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倾斜力度。大幅提                策及配套支持措施。完善退役军人管理                深入推进信访积案化解。推进社会信
              高经济困难高校学生国家助学贷款额                 保障制度,提高保障水平。加强妇女、儿               用体系建设。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度。深入实施“强基计划”和基础学科                童权益保障。完善未成年人保护制度。                严格食品、药品尤其是疫苗监管。开展
              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建设288个基础学               健全残疾人保障和关爱服务体系。健全                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改革和加强应急管
              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接续推进世界一                社会救助体系,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                理,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做好洪涝
              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不断夯实发展                测,对遇困人员及时给予帮扶,年均临                干旱、森林草原火灾、地质灾害、地震等
              的人才基础。                           时救助1100万人次,坚决兜住了困难群              防御和气象服务。深入推进国家安全体
                  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深入推进              众基本生活保障网。                        系和能力建设。加强网络、数据安全和

               14
               14 2023.03.202023.03.20
              W
              WWW.ZGCSJS.ORG.CNWW.ZGCSJS.ORG.CN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